返回422.第412章 社交工具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开办自有餐厅或者食堂的企业,肯定就是每个月贴点饭补餐补,一般白领的时间重要性越来越高,自己做饭的上班族总量会增加,占比在减少。

转了几个“沙记”,从打卡日志来看,配送是正常运行的,投诉有,但基本问题不大,正向反馈主要是菜肉新鲜和小食口味多样。

正向反馈的两大群体不重合,前者是家庭生活不错的退休老太太或者家庭妇女,后者则是年轻上班族,中年以上的很少。

然后在客户希望增加的服务上,基本都是希望价格更低一点,要是能送货上门就更好了。

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梦很正常,但也跟“沙记”的一项公益活动有关,是跟松江几个区的残联、妇联一起做的。

比如区残联跟“沙城食品”弄了一个“沙记爱心卡”,残联登记的“沙记”所在街道残疾人困难户,每个月就能有八十块钱伙食费,在“沙记”什么都可以买,价格是“沙城食品”“大桥食品”生产端成本乘以零点八。

因此八十块钱绰绰有余了,毕竟是在大城市以相对不发达农村的田间价购买,不过一个街道也没有多少残疾人困难户,所以这一笔支出其实不大,所有店加起来可能都不如一家店的电费。

不过都是街坊邻居,看到了困难户的福利肯定多少有些眼热,在“沙记”做调查的时候,把“沙记”当许愿机来许愿,倒也正常。

张浩南暗访了一圈“沙记”,略微盘算了一下有些街区的店面,就算两年后拆掉,也是稳赚最少两百四十万。

有些靠近核心商业区的,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拆,但增值三十几倍都是保守的,总体来说,就算“沙记”完蛋了,当房产投资也是血赚。

这也难怪一堆二代撺掇着“沙记”上市,而且张浩南暗访的时候,陪同的五六个人,都是刘援朝朋友们的私人助理。

“张总,‘沙记’完全可以开始扩张到像余杭、建康这样的大城市,‘沙记’发展得很健康,只要有融资意愿,很容易就能募集到扩张所需的资金。当然,张总不缺钱,这一点我们都是知道的。”

“这话我就爱听,去年来的几个一张嘴就是赏我几个铜钱的态度,我能忍?像你们这样讲话好听一点,我一高兴,不就同意合作了吗?就是非要装逼,非要踩人一头显得自己牛逼。也就是我现在没空,有空干死他们。”

咬着自己生产的烤肠,哇,真的很香啊。

连肠衣都是自己的生产的,吃起来真放心。

这款年初开发的黑椒味烤肠卖得特别火,是所有烤肠系列中价格最贵的,“喀秋莎”中单点要六块,“沙记”零售牌价是三块五一根,跟最低档的“沙记”盒饭一个价,但就是有些上班族偶尔会三块五的盒饭加一根三五块的黑椒烤肠。

几个二代的私人助理也是一边吃一边聊,张浩南还请他们一人一罐水啤,也是自己产的,目前只是试生产销售的“沙记啤酒”,简称“沙啤”。

喝起来完全就是带着点啤酒味的水,但是便宜,就是冰一下喝起来爽爽的玩意儿。

“张总请放心,我们都是很有诚意的,绝对不会给张总添堵。”

“好,我喜欢!就冲伱们这个态度,我也愿意交个朋友。‘沙记’能做多大我不感兴趣,反正我只是当房产投资来做的,你们想要资本运作我不会反对,只要不黑我的钱,什么都好说。不过要是黑我的钱,哪怕是一分钱,都不行。”

“像张总这么有原则的人,我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这种马屁技术含量低,但是我喜欢。”

“多谢张总夸奖。”

对于“沙记”,赚多少钱都是有限的,张浩南弄这玩意儿,就是玩儿,顺便给“沙城食品”“大桥食品”打街头广告。

当然“沙记”也是个社交工具,哪个二代想要入股,只要实力过关,都可以交个朋友。

他们要拿到香江去上市都没问题,只要胆子大,跑纽约都行。

靠实体店赚大钱,那只能说大概只有街头二代才会眼热。

“沙记”拿来给人讲故事刚刚好,毕竟也算是“沙食系”。

倘若“沙城食品”也能上市圈钱,那肯定是狂欢,可惜政府首先不答应,要不然就现在“沙城食品”的故事,讲个一千亿的故事可能不行,三四百亿还是没问题的。

张浩南根据“沙城食品”现在的发展速度,十年后稳稳千亿传说,只要跟国家发展期匹配,你就是二手废料的再加工也是百亿规模起步。

事关农村稳定,乱卖钱很难,但“沙记”坑不到农村,你就是食物过期,倒霉的也是无产上班族。

黑色幽默了一些,但从资本的趋利避害角度来看,就是这么个现实。

一个“赤胆忠心”的都这么恶心了,纯混账东西又该多么恶心,可想而知。

实力到了,自然就会有真正的“和气生财”“交个朋友”,张浩南对“沙记”也没有感情深到当老婆,只要钞票到位,都可以谈。

当然还是那句话,黑他的钱,不行,一分都不行。

“那……张总,我们回去之后该如何答复?还请张总指点。”

“太客气了,我既然愿意合作,那就是愿意,不过‘沙记’还有地方国资的份,融资谈判先跟几个地方政府打好招呼,你们有多大神通,自己去谈,我不会帮忙做说客。”

“那我们就放心了,张总,以后还请多加关照。”

“和气生财嘛。”

张浩南拿起水啤罐子,跟几人碰了一下。

最后三口两口,将黑椒烤肠吃了个干净。

等几个私人助理告辞之后,张浩南打了个电话给丁永,大致说了一下情况,让他自己先准备点钱,到时候“沙记”上市赚上一票。

“魏市长晓得?”

“没跟他说,说了又要叫,没必要。”

张浩南说完又提醒丁永,“‘沙记’重要也不重要,丁总你不要太上心,就是个大家发笔小财的道具,老员工也通知一下,准备点钞票。”

“零售要是坐起来,也很有搞头啊。”

“你要实在是想做,直接做超市好了,省内开个十几家,打打名气又不是不行。反正‘吾家苑’今年完工的话,总归不能停下来,就算不开发住宅小区,跑市中心弄个大超市,等地皮升值也不是不行。”

“我确实想要借着‘沙记’弄超级市场,公司新业务拓展,总归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好。而且我毛估了一下市里的零售潜力,一个月一千万营业额应该问题不大,要是作两层计算,一楼完全可以全部出租,资金回收应该会很快。”

“单店一年一亿两千万?”

“差不多吧,而且公司优势就在于渠道广而深,像生鲜品类,公司本身还有自有货源,利润还能高一点点。而且有超级市场的话,对合作社的种植户、养殖户产能,也可以快速消化,风险控制进一步能降低。”

“我只是觉得单店一年一亿多,会不会高了点?”

“不算高的,主要是沙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跟姑苏、梁溪还有建康的市区不一样。”

“也是啊,我们自己是地头蛇,倒是我忘了这一点。”

“地级市市区能开一个最好,不开其实问题也不大,只拿几个县级市的市区,也够了。像江皋这样的,公司在政府和民间关系、口碑都不错,开起来也风险不大。做全国短期是不指望了,但是省内像样一点的县级市,都可以弄一下。”

“现在供销合作社名气也出来了,顺势把名气变现,我看也蛮好。”

“反正先在沙城试试水,你既然同意的话,明天开会就让市场部采购部都开始忙起来。”

“先选地皮,有了地皮就不会亏。”

“好,我昨天还跟吴镇长打听过合适的地界,不过拆迁成本不低。”

“高也高不到哪里去的,又不是建康姑苏,一拆拆个千万富翁出来,反正国内业务如何拓展,你随意。来年国外我还能谈两个大订单,丁总你就算有能力亏,估计亏的还没有我赚得快。”

“……”

中东榜一大哥给世贸大厦刷了两架飞机之后,很多原本没有需求的市场,一下子就创造出了大量市场。

中东穷哥们儿有“国难财”,其实那些富哥一样有,只是形式上有点区别。

张老板不需要亲自下场,借用帕夫洛夫家族一用即可,给阿列克谢当了这么些年“爹”,让他孝敬孝敬爹爹怎么了?

至于说骂名……

毛子属于是债多了不愁,还差这么个玩意儿?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忘了给毛子国内小军阀发点生活费。

重生前只能搞点灯头啊钢丝钳啊等等小玩意儿给阿美利加大饼的采购代表,还不是自己不努力,只能赚这点鸡零狗碎。

现在不一样了,咖位上来之后,跟“洋基小子”“山姆大叔”完全可以谈一点大买卖,人家这么些年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

张老板仔细想过了自己这两辈子,并且想通了,没赚到更多的绿纸,那大概都是自己的问题。

睡过头了,赶紧码字补上。最近真是太忙了,昨天想要眯个一小时,结果一下子睡过了凌晨。今天争取多搞点,下午没空码字。估计今年到过年都会很忙。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