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40.第429章 格你娘的局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沙城食品”有钱有实力,还能把货铺到最精华的地区去,卖身对很多土老板而言,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样会很麻烦。”

许久,等到张瑾一罐椰汁喝了还剩一半喝不下给张浩南的时候,魏刚这才开口说话,“你这牵扯到的范围太大了,事情会很复杂。”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老魏头,弄好了这就是国家白捡一个地方大牌子啤酒,每年分红上税养一条航空母舰不成问题啊。”

“……”

这孽畜讲话就是好听啊。

魏刚大概估了估,三省一市拿下的话,基本上江右省、海岱省也是稳的,因为还会大量采购麦芽汁,再加上啤酒种植基地,算得上每个地方都落点好处,而且都不算少。

养航空母舰,倒也不是吹牛逼,的确是养得起。

“我想想办法,争取过年之前,把两浙省、松江市……还有淮西省,都跑一遍,有些老朋友,有的退了,有的升上去了。先谈谈想法,再定好方向。”

“对喽~~~”

张浩南直接乐了,他原本就是那么一说,成不成无所谓的,反正就现在的发展势头,怎么地也要到明年才能大声狗叫。

毕竟啤酒这买卖,你没产量没实力没渠道,伱叫什么叫?

有了货,再去跟地方政府谈合作,这才能谈个更好的成果出来。

像张浩南这样还在幼苗期呢,就想着横推三界,完全就是乱来。

但是,他乱来也是因为有这个底气乱来,今年“沙城食品”的农村供销合作社,随着欧洲市场的进一步打开,产品线再度拓宽,原本光一个罗斯国的生意就够吃了,现在多点开,张浩南在国内市场也弄得有声有色……虽然这些活儿都是丁永、吕卫东等人的辛苦努力,但结果就是规模上来之后,已经可以大胆地推广。

道理是很简单的,以前江北某些农村的蔬菜因为品种或者时节不对,销路是没办法保证的,但现在有“沙城食品”的调控,那就能东边不亮西边亮,松江不好卖,那就卖京城,京城不好卖,那就卖余杭,处处不好卖,做成酱菜卖南朝鲜。

倘若都卖不出去,“沙城食品”“大桥食品”“紫金科技”本身就能消化一些小众蔬菜,甚至是卖相不咋样的蔬菜,只要不是烂菜帮子,没有过量农残,张浩南自己都能炫嘴里。

量变引发质变,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质量一大,该聚变聚变,该坍缩坍缩。

比如说时令性质很强的荠菜,很多农户都是自留地弄一点,然后野外挑一点,够吃就行,但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上季度挂牌出价之后,就能集合几十个村的散货到沙城,并且不需要新鲜荠菜,提前粉碎成荠菜碎冷藏就行。

因为这些荠菜,就是为了做荠菜猪肉馄饨或者饺子,除此之外,类似三鲜饺子或者白菜猪肉馅,在国外销路非常不错,倘若愿意加虾仁,还能再卖高一块几毛钱的单价。

体量,规模,市场深度,这些正是张浩南的底气,也是两江省的底气,扶持张浩南不扶持别家,归根究底就这么点事儿。

底层逻辑还是“沙城食品”解决了问题,并且不制造问题。

秩序和稳定,这是极为重要的。

不过张浩南没想到魏刚真的愿意咬咬牙加加班,大概率是有了过年不回家的决心。

迫害这么个老头儿,多少有些于心不忍,不过一想到要是谈成了,能让三省一市的国资管理头头们考虑合作,不是张浩南吹牛逼,他躺在家里,银行余额跳得比电子钟要快。

不过估计会很漫长,两三年肯定搞不定,大概率是一个省出一个市做试点或者一个县。

然后就是漫长的研究,直至某个“爆点”出现。

这个“爆点”,极有可能是一场市场大战,或者就是惊人的收益。

市场大战,那基本就是张浩南跟外资及地方资本的斗法,什么招式手段能用的都用,只要不互相肉体消灭对方首脑,剩下的,就是发挥双方的想象力。

至于说收益,那就简单粗暴多了,就跟“紫金科技”跟建康市的复杂感情一样,没好处……没好处凭什么扶持你?

你目标年产一百万辆?

同志,这边请。

“我要确定一件事情,你不是开玩笑的说法,是吧?”

“老先生当我是傻卵?我是资本家,追求利润的,做大了有利可图吗?有,那就行了。你不相信我,还不相信钞票?”

“也是。”

魏刚点点头,摸了摸秃顶,然后喟然一叹,“这件事情,换成一般的企业,是真的不会舍得让利出去的,你个细棺材,还是蛮有格局的。”

“老棺材,你要这样说恶心话,就不要怪我高尔夫球棍质量好。”

“……”

格局?格你娘的局。

今天值班,半夜要是有空,就再更一章。这阵子实在是太忙了,工作量暴增,基本天天加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