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6.第473章 孽畜不让人过年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鬼知道一起加班的同事里头,有没有跟张浩南眉来眼去的。

像残疾人教育就业相关事务的,就多得是一年四季跑去找张浩南化缘的,这些人,是同志不假,但信不过。

姓张的心眼儿小,记仇。

而除了沙城市政府,省府同样一堆年轻人在加班,积压在他们手里的资料,包括不限于液晶面板、啤酒产业、茶饮料产业、计算机产业、交通工具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全省去年输入新鲜血液六千人左右,今年冬月开始,其中的四分之三就没回过家。

上级领导压下来的任务之重,谁都不敢松懈;而外面大企业伙同地方政府动不动搞事,很多事情只要拖着,就是各种老领导、老同志带着各种强势部门前来诘问。

没有什么好商量,都是催,不停的催。

而其中大部分产业规划,都跟某个天天玩女人的家伙有关。

同时,去年输入的六千个新鲜血液,其中有不小的一部分,都曾经厮混在建康高校圈。

他们作为老生,曾经也羡慕过“浩南哥”的江湖名声。

现在都跟沙城市政府政研室的人一样,咬牙切齿地诅咒“浩南哥”。

下午四点钟,五家埭的大食堂已经开始提前弄点零食摆上桌,瓜果零嘴之类的玩意儿,还有麻糕、云片糕等等。

当然还有大屏幕放着央视的除夕特别节目,各种乡村采访。

本来今年央视也会来五家埭村直播采访的,全国各地都会挑个城市街道和农村来直播,结果张浩南拒绝了,并且介绍给了虞山市。

央视罕见地同意了,并且上级部门也没意见,原因很简单。

对央视来说,张老板现在是大金主。

对上级部门来说,张老板是代表,这面子得给。

虞山市市长李凝华,腊月二十二那天还专门来了一趟五家埭表达感谢,其实张浩南跟李凝华关系一直就不错,在他还是原沙城副市长的时候,就合作得很愉快。

现在也不过是进一步加深一下交情。

再者,虞山、沙城、澄江的政经资源互通是一贯以来的事情,李凝华也有投桃报李,沿江码头新增地块有“沙食集团”的一份。

跟别的资本集团打交道,起码还有税收、就业上的内部会议讨论。

但跟张浩南没必要搞这套,在“沙食集团”换掌门人之前,“张浩南”这个符号就是税收和就业的代名词。

此时,本家的长辈都在看大屏幕,大食堂改造过之后,是有宴会厅功能的,毕竟一年内的五一和十一,都是集体结婚的好日子,原本是给职工的隐形福利,集体婚礼能够省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婚礼费用。

再加上吾家湖本身就是一流的婚纱照外景取景地,除开个人老家可能还有一些乡风,但只要是在这里大食堂办婚礼,基本上不钱。

音响系统也挺好,老头儿们坐前面还是后面,都能听得清楚。

今年对他们来说的美中不足,就是央视的除夕特别节目被张浩南推了。

“倒是让虞山的捡着了便宜。”

“李凝华人蛮好的,张南人不在乡下,他腊月里也过来了。”

“再说才吃几年饱饭啊,就想着跟虞山比?别人家房子车子称心如意十来年了。”

老头儿们聊着天,大食堂负责人现在不再是毛建民,不是张浩南撤他的职,是他自己不愿意再管大一点的业务,所以职务不变,级别提了。

现在还是在乡下掌勺,给工人打饭反而是他认为自己最适合的,用自谦的话来讲,他是“上不得台面”。

“建民,坐一下啊,有的人手,何必呢。”

“马上马上,马上就好。”

毛建民笑呵呵地走过,还给老头儿们派了一圈烟,一口一个“阿叔”“老伯”,一如既往的客客气气。

正要去厨房保温箱看一看,就看张浩南披着个军大衣就大剌剌地走过来,老远就喊道:“建民阿叔!”

“做啥?”

停下脚步,毛建民停下脚步,转身停下。

“喏,弄两条烟给你啊。”

军大衣里面夹着两条烟,直接给了毛建民,不等毛建民道谢,张浩南又拿出一只大信封,鼓得几个老头儿眼睛都在看,“过年食堂帮忙的辛苦钱,拿去分了。”

“过完年……”

“这个钞票还过个卵的年,年尾发,哪有年头再结的。”

张浩南说话霸道,毛建民也是怕他,一边笑一边不好意思地收下,然后表示马上就去分了。

等毛建民去了后厨,不多时就传来了欢呼声,帮忙的人除了本家在大食堂上班的,也有外面村镇的,此刻都是抽空过来跟张浩南打个招呼。

而老头儿们则是关心一个事情,啥时候我们村能上央视?

“上央视没啥意思的,就是吹吹牛逼。你们真要是想上,等‘吾家苑’三期结束,我就请人过来做个农村专题节目。”

“真的假的?浩南,伱现在能在央视说上话?”

“阿公,你这不是多余的闲话?八个公益广告,两个是我的。几千万上亿的钞票,我让央视帮我做直销都可以。”

张浩南一脸淡定,抓起几个核桃嘎啦嘎啦捏的作响,然后道,“除开任务,不管啥媒体,只要钞票到位,什么都可以的。”

“……”

“……”

“……”

几个思想坚定、原则过硬的老头儿,直接被张浩南三言两语搞得差点破防。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