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7章 用狗叫声背书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江省上下,那肯定是很愿意为同志们分忧。

“周耀贤毕竟是老同志,要照顾到老同志的情绪……”

“江北地区的白酒品牌建设,我看,完全可以扩大。而且,我个人认为,省里可以全盘考虑,然后借鉴‘沙啤’的模式,搞大集团多品牌战略,避免重复竞争。同时在进入其他白酒市场时,在兼并合作上,也留有了余地,更照顾到了当地政企的面子。周耀贤这个人,我看就不要多讨论了,老革命怎么了?”

弹了弹烟灰,魏刚语速很快,方言朝官话靠的感觉,让人听起来非常吃力,不过说的内容,基本都是听懂,秘书们也快速跟与会领导沟通,所以整体效率还是过得去的。

“其次呢,我听说粮食集团有一部分投资是当作资本储备的,会往房地产倾斜。目前首要目标,就是两浙省的核心城市。明州有些资本集团,已经跟粮食集团做了沟通,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估计,最多两三年,应该会有地产投资专项公司。甚至很有可能直接就是地产公司的形式。”

走过的桥确实多,魏刚这番话一出口,会场上不少人都掏了一支烟点上,认真琢磨着魏刚说的事情。

房地产要大热,现在已经基本上是共识,再加上柯城那边吃到了两浙省建筑原材料的红利,陈正现在是两大功绩加身,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他眼光超前。

不过这些操作,都需要政府介入某个环节,土地出让金是一回事,直接搞房地产,那是另外一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还有,津门航运局跟‘沙洲物流’还有‘沙城造船厂’已经谈好了租赁合同,会有那个什么挖泥船过来。再加上从欧洲采购的两条船,盐渎、郁州两地的港口建设,完全可以增补创收项目。比如说粮油,省里直接去谈啊,那放在郁州也好,盐渎也好,起码能省出六七个亿,间接来讲,省里整体就能多出来这点钞票机动……”

嘬了一口烟之后,魏刚接着道,“粮食集团原本是打算在明州上大项目的,现在完全可以分一点过来,不需要大,有就最好。你们不要忘了,江北的菜籽油产量不低的,这还只是菜籽油。有产出就有进口,完全可以直接通到郁州。人员不管是管理上还是作业上,如果说有不熟练的,从沙城港借过去好了,突进培训,同步建设,能极大地压缩地方发展时间,最重要的是,省里整体的两极分化,可以缩小。现在江南的工厂太多,江北的负担太重,这是不合理的,要想办法创收,提振积极性。”

呼……

吐了口烟,魏刚翻了两页面前的纸,看向一边,然后伸手晃了晃三根手指,“白酒,房地产,粮油,这三样,稍微敲一点竹杠,就差不多了。大项目不一定要有的,像房地产,趁机入股就好。”

随后,他看着做城建开发的人说道:“让粮食集团来省里开发房地产,我不支持,张浩南也认为没有啥大好处。但是,粮食集团如果去两浙省或者松江市做房地产开发,我们完全可以入股,这是个好机会。张浩南的个人判断,央企的地产项目部,未来普遍都会是两千亿以上。这是他的判断,我没有造谣,你们可以会后跟他亲自确认一下。”

整个两江省的地产价格天板就在建康,其余城市都多少会压一下,不压是不行的,工业和商业,在地产面前,就要开始严格区分。

地产价格上抬的结果就是工厂大量衰退,这是客观规律,毕竟土地是生产要素之一。

而商业就耐受性强得多,毕竟地价高了之后,商业房租把压力转嫁给租赁者即可。

建康毕竟是省会,脱产人员、非农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必然是最高的。

这种情况下,再引入粮食集团的地产项目或者公司,那就有点蛋疼了,对底层会相当的不友好,只能克制一点,做点投资就行。

魏刚并不清楚粮食集团内部到底谁跟那个叫“周耀贤”的老革命有关系,不管什么关系,哪怕是血缘关系,隔着一个太湖没什么好讲的。

而且既然是部队里的,那就建康军区里面说话,这些工作,两江省的省府大院做起来并不难。

“听说好像是余杭那边有个副总,但不确定是不是有关系。不过魏主任讲得对,这个机会……放过实在是可惜。完全可以复制张总在松江遭遇枪击的操作,而且难度还更低,毕竟粮食集团在省里,也有分公司嘛。”

“江北的白酒业要是整合好,确实不错。尤其是一些规模不太大的地方国有白酒企业,在现在的发展状况、市场环境下,与其因为竞争力衰退而消失,不如尽量整合,重定标准,在现有的环境下,搏一条出路。”

“其实,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流失,在评估上,也要做好考核。优质品牌,强势企业,就尽量自由发挥,那些小型企业,竞争力弱小的,再吸收起来,组织起来,提高竞争力……”

会议的节奏相当快,基本上在敲粮食集团竹杠这件事情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接下来的小分歧,主要还是在怎么分饼做饼上,这就是省里的内部矛盾,毕竟两江省的山头也多,多得吓死人。

比如秃头老汉觉得在盐渎、郁州搞粮油仓库或者生产基地是好事儿,事实上也确实对基层农民是有利的,但有些时候,这事儿对某些“地头蛇”而言,未必是好事。

所以偶尔会出现一些魔幻的事情,当地根深树大的“坐地虎”,无所谓基层有没有好处,关键是他们有没有好处。

魏刚并不能刚过所有人,因此他今天在酒店开会,就两个原则:第一,大家一致对外“敲诈勒索”;第二,拿张浩南的狗叫声,来为今天的会议发言背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