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6章 “不良资产”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咋说呢,就感觉是在玩一种规模非常大,遍布全国的群体play。

“浩南哥”本人还不得不这么干,毕竟忽悠牲口们给他打工创造财富,这是非常必要的。

在张浩南为数不多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选择中,“浩南哥”这三个字,是其中之一。

所以,“喀秋莎”完全不合适。

哪怕最初搞“喀秋莎”的原因,只是为了哄小老婆玩。

赵飞燕本人都是拿“喀秋莎”当奖励道具的。

可惜世事难料,时代发展就是这么微妙。

而“沙记连锁”体量太小,只能掐尖来消耗一部分农副产品,无法承担大量工业品的终端销售。

这就是为什么只能是“沙洲兴隆”连锁超市。

此时竞争对手极多,央企、国企、外企、合资等等连锁超市,到处都是,资本也都愿意试水。

然而真正具备绝对优势的,还不存在,反而是“家电大卖场”有着明显的品牌优势,也形成了多个地区甚至是全国范围规模的大型连锁卖场。

也正因为超级市场正处于一个“大争之世”,谁能拿出绝活儿,谁就能生存下来。

“沙洲兴隆”的优势就在于背靠“沙食系”,在农副产品的采购上,根本没有对手。

打任何一种特色竞争都可以,原生态、有机、无农残、新鲜、即时、本地……套任意一种概念都行。

成本也不用想,除了牛羊肉,就是全国最低,央企也没办法跟“沙洲兴隆”拼成本,毕竟“沙洲兴隆”最极端情况,可以直接就是地头价清库存。

比如现在的大白菜价格,均价一吨两百四,“沙洲兴隆”一吨一百八甚至一百五的货都有,品质一样好。

关键是还不伤普通农户,因为本身“农村供销合作社”之外,还有正常的“沙食集团”内部种植田。

跟安东县的集团自有水稻种植田是一样的。

只不过之前是企业内部福利,现在变成“沙洲兴隆”生鲜货架上的商品。

这些优势,省府大院都清楚,建康市政府也劝过张浩南几次,让他搞个连锁超级市场出来。

省内国资公司望眼欲穿,但张老板太懒,在沙城搞了个“沙洲兴隆”就不动弹了。

搞这个“沙洲兴隆”超级市场,还是为了方便本地员工刷购物卡……

这次是不搞不行了,再不搞,猴年马月才能脱身?

此刻金毛老汉想要赚大钱,吃到基本建设大发展之后的发展红利,别的路子不太方便,一个连锁超市,那还是没问题的。

股东而已,又不参与管理。

当然此时的金毛老汉跟小学生一样听完张浩南的介绍之后,已经打算带着“沙洲兴隆”杀回北美,跟“沃尔玛”一较高下。

金毛老汉觉得有戏。

这里的工业品价格真是出奇的低,金毛老汉感觉这就是捡钱。

凭什么让“沃尔玛”去捡?

他也可以捡。

他弯得下这个腰,别说他了,连克里姆林宫的主人“瓦洛佳”都弯得下。

聊得兴起的金毛老汉吹捧起了张浩南,并且表示像“伟大的西格尔先生”这样的人,应该将伟大的事业扩展向全世界。

去莫兹格,去柏林,去巴黎,去伦敦……

伟大,无需多言。

“对了唐,阿廖沙这几天在巴黎?”

“你知道的,巴格达。”

对“瓦洛佳”率队访问弗兰克,金毛老汉知道的不多,但显然也不少。

反正现在华盛顿方面是铁了心要干死巴比伦尼亚共和国的现政府,去年大家还在斡旋,弗兰克的努力因为大不列颠的“跳反”,已经成了“欧萌”内部笑话。

不过,最软弱的,并非是弗兰克。

这次针对巴比伦尼亚共和国的现任政府存亡问题,不列颠方面发表的欧洲内部言论,深深地刺激到了整个“欧萌”。

之后就是弗兰克和德意志产生了分歧,因为德意志已经确信,这是不可阻挡的,与其负隅顽抗,不如“顺应天命”。

整个德意志充斥着“水太凉”的格调,但“瓦洛佳”就在“元宵节”前两天,在访问弗兰克期间,于巴黎说出了经典的软骨头言论。

“瓦洛佳”呼吁:不要把欧洲某些国家在巴比伦尼亚共和国问题上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视为悲剧。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同观点和意见的争论没有任何坏处。

连弗兰克人都觉得这小矮子过于舔狗了一些。

跟他在“7+1”会议上表达出可以对东方某大国围追堵截尽一份力的坚决比起来,此时的“瓦洛佳”软得莫名其妙。

不过,这一切其实也有底层逻辑的。

对“瓦洛佳”而言,中东打仗……不是坏事儿。

至少油价能涨起来。

同时支持德意志跟弗兰克分歧的原因,也很简单,他要跟柏林签个大合同,很大很大的那种。

“或许可以跟阿廖沙约一下,让他也来投资零售业。”

“真是个好想法,正好他在莫兹格有自己的超级市场,我们可以一起开发东欧的市场……”

兴奋起来的金毛老汉感觉要不了几年,什么狗屁“山姆会员店”,那必须都是“唐纳德会员店”。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有“全能的西格尔先生”,凭什么首富不能是他?

这买卖,等之前梭哈的利润回来之后,他必须再次梭了。

没有一丁点儿犹豫。

没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