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7.第487章 太阳能研究所  重生09:合成系男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原则上周瑞本就是复大的学生,但这种简单的联系,不足以让复大摄取足够的声望,所以学校希望能够深度合作。

不像是“四象材料”那样,钙钛矿是可以走到阳光下的,这是一个可以支撑大量科研人员的分支,甚至围绕这个成果,持续的养出一大批相关人才。

这种热门领域,以前也就是复大没什么产出,如果手握重磅成果,建个新学院夸张了,建立一整套新专业绝对没问题。

很多人都能够从相关领域转过来,发现新机会,写出新论文,将技术开枝散叶,也让复大的“学界威望”更进一步。

“小周你看,太阳能电池终归要大规模制造才行,除了最重要的电池板,还有大量配套技术,比如电力技术,调控技术,实地发电还要因地制宜,考察自然环境

“甚至以后钙钛矿路线的‘成本’和‘效率’,都还有提升的可能,而这些都是需要人的,需要大量科研人员,这人咱们有啊”

见赵院长说的兴奋,周瑞一直没打断,其实这玩意和复大合作,算是各取所需。

他在乎的,复大不在乎,复大在乎的,他无所谓。

参考四象材料的合作方式,其实是最合适的。

对比起来,钙钛矿太阳能技术能给复大带来的好处更多,因为这个是可以公开的,而且可以产出一系列科研成果。

最终赵院长给出的方案是,让周瑞先完善专利注册工作,然后以“个人”或“复瑞”的名义,和复大合资成立一个“研究所”,然后再把成果装进研究所里。

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所,本就是高校的常规操作,只要分清楚成果归属就可以了。

研究所的运行模式,将会类比“四象材料”,以技术授权、技术指导为主。

介时专利的事情归专利,利润的事情归利润,学界的事情归学界。

初期投资可能并不需要太多,至少被“开明智能”吸金能力搞得金钱脱敏的周瑞,觉得很少。

大概200万左右,十多个人的规模。

人和钱复大全出,设备更是现成的,全校随便用。

日后的利润,学校则只礼貌的拿个10%。

研究人员的补贴,日常运营费用,从总收益里扣,如果亏本了不产生利润,学校兜底。

商业价值、知识产权等归研究所,等同于90%归周瑞。

而所有相关学术论文,全都以“复大太阳能研究所”的名义发布,包括周瑞那篇开山之作。

这个“名义”不是说一作换成研究所,而是投稿单位是研究所。

一来一回.周瑞分比不,包括精力投入也极为有限,却能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落地,并且得到学校的倾力支持,拥有了大量后备科研人员去改进这一路线。

交给母校,省心省钱。

而复大只了200万,得到了注定可以有大量“科研成果”产出的宝藏,还能在国际学界引起一波轰动,未来又有一个“新能源领域旗帜”,插在自己的学界城堡上做招牌。

赚.太赚了!

200万算什么.有时候组织一个假大空的国际学术会议,就得掉这么多,请一大堆各国专家来开会吹牛逼,住最好的酒店,吃最贵的餐厅,年年做冤大头。

现在一对比。

那有钱还是得在周瑞身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