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章 收购天龙航天35股份  星际之能源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收购天龙航天35%股份

天龙航天的实力确实是非常不错的。

目前该公司有三款成熟的火箭发动机、两个型号的运载火箭,以及一款正在研发的中型火箭。

“李总,我们的天火-11、天火-21、天火-31这三种火箭发动机,推力从15吨、85吨到120吨,都是用煤油作为燃料,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这三款发动机,都是用3d打印技术生产出来的,零件数量只有传统火箭发动机的五分之一,而且可靠性高,可重复使用五十次以上,如果发射需求大,我们能把发射成本,降到极致的程度。”

“运载火箭方面,天龙一号火箭的长度是35米,直径3.35米,重量150吨,起飞的总推力200吨,太阳同步轨道(sso)最大运载能力是1.5吨,近地轨道(leo)的运载能力是2吨,可以搭载各种中小型卫星,或者同时发射多颗微型卫星,满足不同搭载方案的需要。”

“天龙二号火箭的长度是51米,直径3.5米,重量360吨,第一级安装有四台天火-31发动机,最大起飞推力480吨,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是4.2吨,近地轨道的最大运载能力是6吨,可以搭载各种大中型的载荷,或同时搭载数十颗的微型卫星,可以更灵活的满足用户需要。”

“还有我们正在全力研发中的天龙三号运载火箭,其长度68~75米,火箭直径4米,重量560~650吨,起飞总推力770吨,太阳同步轨道的发射能力10~14吨,近地轨道发射能力为15~18吨,而且会首次具备火箭芯一级的回收能力,虽然会导致运载能力有所下降,但芯一级回收利用后,发射成本可降低40%~50%,大大提高这款火箭的性价比,完全可与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相提媲美,甚至我们的各项参数更好,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

只是由于资金不足,天龙三号目前依然处于紧张的研制阶段,首次发射任务一拖再拖,当然也有担心发射失败,重挫投资人信心,导致出现撤资的情况,所以还要精心打磨,等有足够的把握,再用一场成功的发射,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投资,若发射失败,则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听了这些介绍。

看到一台台的发动机产品,一枚枚的火箭实物。

尤其是在一台工业级的3d打印机面前,李星阳驻足良久,询问不少问题,才知道这款打印机,是国内最先进的具有大尺寸增材制造能力的3d打印机,且打印效率快、精度高、产品强度高,堪称王牌级的工业加工设备。

“李总,这台3d打印机了我们一个多亿,是从一家军工下属机床企业购买的,而且被列入了出口管制目录,国外是买不到这么先进的打印机的,国内也得有相关资质的企业才能买到,不然享受不到这款打印机带来的优势和便利。”

方宇竣在一旁道,话里透露出不少的信息,表明他的天龙航天,有特殊的关系和门路,有相应的资质,完全值得信任等——这套话术他驾轻就熟,对不少投资人说过,效果非常好,只是如果投资人第二遍听到的话,大概率会破口大骂,说他是骗子、忽悠人的混蛋,要他赶紧还钱。

“不错,非常不错。”

李星阳连连点头,似乎上套的比任何投资人都快,开门见山的道:“方总,我也直说了,我来贵公司参观,不是无聊来看个稀奇的,而是想考察贵公司的实力,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你们的技术实力还可以,就是工厂规模小,员工只有两三百人,一年也搓不出几枚火箭,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办法迅速增加产能,具备一年生产几十上百枚火箭的能力?”

“李总,我们的火箭全都是标准化、模块化组装出来的,不是什么手工小作坊,如果真的需要增加产能,一年几十枚上百枚的火箭,我们完全有能力生产出来,而且保质保量,及时交付发射,绝不会拖后腿……只是,李总你有那么大的发射需求么?一枚火箭的最低成本都要上亿,我们不怕订单爆炸,怕的是客户没这么大的需求。”

方宇竣怀疑的口吻道,每年几十枚上百枚火箭发射任务,这不是一般的客户,而是超级大客户,是必须供起来的祖宗!只要有这样的客户出现,国内的民营航天公司全都会疯狂,然后拼命内卷起来,哪怕亏本发射,也要抢下这些订单,杀价杀到眼睛都要红。

“呵呵~”

李星阳微微一笑:“我这有个大型的航天项目,会有很大的发射运力需求,伱不用怀疑我需要多少的火箭,而是接下来的两年多,贵公司能生产多少枚火箭,我就购买这些火箭的运载服务,能吃到多少订单,就看贵公司的生产能力,价格方面,不会让你们亏本,至少能维持正向的商业循环。”

“生产多少火箭,就购买多少?”

方宇竣眼睛睁大,心里掀起巨大波澜,这可是比投资人出钱投资他,还要震撼的信息,因为这叫授之以渔,是给天龙航天一条活路,重要性比直接投资还大。

“当然不是什么火箭都要,只有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在3吨以上的中型火箭,你们生产出多少,我才要多少,运载能力不足的就算了,毕竟我不是往太空里送土豆的。”

李星阳道。

“李总,载重3吨以上,我们的天龙二号、天龙三号都能满足需要,只是我公司资金有点不足,李总能不能先支付三五亿的预付款,不然我们很难安排生产。”

方宇竣一脸窘迫道,暴露了自己公司的财务底细。

“三五亿不够,方总,你这个工厂的问题太多了,场地面积不够,人手不够,机器设备不够,都要全力扩大,你们没有钱,我来投资,就按天龙航天100亿的估值算,我注资35亿进来,收购天龙航天35%的股份,这笔钱到账后,必须按照我的要求,用于提高火箭的产能,后续的发展规划,也由我的星源集团主导,方总你负责执行就行了,不知道这些条件,你能不能接受?”

注资35亿。

收购35%股份。

以后天龙航天的发展规划,由星源集团主导。

他方宇竣这个创始人,只负责执行就行,等于让出公司的控制权,以后怎么发展,他这个创始人说了不算,毕竟他所持有的股份,在接受注资后,会被稀释到15%,不再是最大的股东。

所以……要不要接受这些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