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完火,陈华江又让手下拿来鼓风机通风,加速让煤球燃烧,煤炉口的火焰升腾。
众人又发现,中间的煤炉火焰赫然是蓝色的,左右两边也有,但是没有中间那么炽烈。
“这是大火的象征!”
“这中间煤炉烧的太旺了,肯定会比左右两边先熄灭。”
“不错,这火过于旺盛了。”
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根据自有的思维惯性,指着中间的昆仑煤炉自信的说道。
但是很快,当左右两边煤炉的火焰渐渐变小,中间的昆仑煤炉火焰依然炽烈。
这下人群炸锅了。
“我的天啊,这中间的煤炉煤球竟然这么耐烧!”
“左边的熄灭了,右边的熄灭了,中间的竟然还在烧!”
“会不会是什么把戏?不对,刚才他们装入煤球我全程目睹的。”
众人一片躁动,讶然的话语此起彼伏,此时看向昆仑煤炉的目光也变得越发火热起来。
这时陈华江指示二毛将三个煤炉的煤球用火钳夹了出来,左右两边的煤球已经出于余温状态,表面被烧成了煤渣色。
而中间的煤球还在燃烧,虽然也有了一些煤渣色,但是被火焰包裹着,显然是还能燃烧到一段时间。
“这煤炉多少钱!”
“好东西,你们这个昆仑煤炉多少钱?”
“怎么卖的?”
此时,底下的人群激动了,看向昆仑煤炉的目光如同看着宝贝。
很多人都会算账,不论是烧火速度,还是省煤作用,这昆仑煤炉都比一般煤炉要强。
当然,这也是陈华江玩的“小把戏”,相比于左右两个煤炉的普通煤球来说,中间的煤球是经过特殊加工的。
简单来说是用了部分蜂窝煤技术,蜂窝煤在九十年代末出现,煤球内里拥有一个个圆形类似蜂窝而得名,可以更加充分的燃烧。
陈华江当然不能做的那么明显,只是在煤球中增加了部分大大小小的裂缝,同时减少了煤球中的粘土。
这就是中间煤球更耐烧的原因,而左右两边的煤球其实并没有烧完。因为传统煤球是很难烧穿的,中间总会留下大大小小的煤芯。
这也是一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很多人农村人都有进城到工厂附近捡煤渣的习惯,因为捡回去的煤渣剥落后内里还可以再烧。
“摆上来!”
陈华江让二毛将找就准备好的招牌放在台上。
上面画着大号的昆仑煤炉的图画,上面写着原价“2”中间一条红色的横杠,下面是一周活动推广价“1.6”打八折的字样。
“两块钱?这煤炉也太贵了吧。即便打折后也要一块六,被一般煤炉贵一些。”
“不错,这个煤炉比煤炉厂的煤炉都要贵,煤炉厂的煤炉才一块五呢。”
“我家煤炉上半年才买的,这个没必要买了。”
望着价格,台下的人群窃窃私语,都认为价格有些高了。
“我在做,你在看,眼在算,心在算。这煤炉一天省煤有一个,一月省煤三百个。”
“烧的越多省的越多,节省时间也越多,你说这一块六划算不划算!”
“买上一个带回家,老的喜,少的夸,不用一周都会夸你会当家。本煤炉每天现卖两百个,一人只限买一个。”
陈华江大声的吆喝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