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不攻者示人以攻,攻者示人以不攻  舍弟诸葛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无信不立嘛。

不过值此乱世,王朗,黄祖,这些势力的整合,本来就要死伤成千上万的人命。让两个女子一生为奴,如果能换来整合过程中少死千百条人命,让黄祖麾下的部将因为怯懦不敢违抗朝廷而减少抵抗,严格来算也是王道了。

大桥不知道伏波将军在想什么,但她知道,将军所想的都是成千上万人命的大事,也就怔怔地没有出声。

……

次日收拾停当,刘备和诸葛瑾便从居巢继续南归,两三日便过了濡须,然后顺流沿长江而下,在九月底回到了芜湖县。

扬州牧总算是回到了自己的临时治所。

回到芜湖后的刘备,也按照计划先召见了步骘,跟步骘深入详谈了一番,观察步骘的志向意愿。

步骘这两年里大部分的时间在做基层地方官,最近一年多都没跟刘备当面深聊过了。再次得到重视,也让步骘内心颇有些振奋,想要建功立业。

而刘备在深聊之后,也惊讶于步骘的成长,似乎跟两年前初见时那个十九岁的年轻人完全不一样了。

刘备心中暗忖:“奇怪,子山不是子瑜的同窗么?听说子瑜来投之前,他们已经一同游学一两年了。

为何当初同窗时不见子山学问才干如何长进,如今各处一方,只是偶尔向子瑜请益,反而长进得快了?”

刘备是很清楚步骘刚被他请来时的水平的,当时只觉他仅仅在经义学问方面跟诸葛瑾相差不大,但别的方面差太远了。

莫非是开始做官之后,才意识到那些十三经没什么实用价值,要解决实际问题还是得学真本事,然后被事情逼着向子瑜请教,这才长进了?

刘备想不到别的理由,也只能这么脑补了。而一旦想通后,就觉得这个设定也挺合理的。

刘备对步骘的最新状态挺满意,在正式交给任务之前,决定再考察一个问题,便问道:“因我扬州军中名将,皆不能亲自下场与孙策对抗,所以此番与你同行的武将人选,迟迟不能敲定,不知可有良策解决?”

步骘想了想,说道:“主公军中,仅有关将军和甘、太史校尉以水战见长。但这三将地位尊贵,名声在外。其余众将,纵有位卑而实才卓越者,也往往不通水战。

而王朗逃至东冶,所需将才必须是精于山区作战,或是精于海上拦截。主公麾下,实无一人能胜任。依我之见,不如就在所遣丹阳兵中,择一二祖郎麾下部曲领兵。至于水战人才,或许能在吴郡就地寻觅。”

刘备闻言倒是大吃一惊:“在吴郡寻觅?吴郡可是孙策治下,我军如何到孙策治下找人对付孙策!”

这个问题问出,步骘反而抖擞精神,准备了一大通说辞:“主公有所不知!孙策虽然霸占丹阳、吴郡、会稽,但他所过皆残暴杀戮,得罪甚多。

在下曾早于子瑜兄一年、南下吴郡海盐县,查访当地风土人情,当时只是为子瑜兄与曼才兄打前站。若非后来子瑜兄在淮阴遭遇纪灵围城、投效主公,他原本也是要南下吴郡躬耕隐居的。

我在吴郡躬耕种瓜时,也不忘结交当地年轻向学之士,虽不入吴郡豪门之眼,却多知其恩怨。如今我得了主公差遣,能以扬州牧使者身份,堂堂正正去调处孙、王恩怨,必能诱使某些原本敢想而不敢干的吴郡怨士投效,一并去王朗处帮助主公牵制孙策、建功立业!

只是……或许需要主公许诺一些官职,不用正式授予,只要允许属下先行私下许诺,事成之后,待将来我军正式与孙氏开战,再实授兑现这些官职。如此,属下便有把握为主公访得贤才!”

刘备这才严肃起来,上下打量了步骘几眼,看来自己对于步骘在吴郡游历的那一年确实了解得太少了,他居然还有积攒可用人脉么?不会找些不靠谱的人来吧?

不过,一想到诸葛瑾的推荐,刘备决定还是赌一把,用人不疑了。

刘备一咬牙,大包大揽地说:“子山,你毕竟还年轻,此番去孙策处,也不好给你高位,这将军府和州牧府的治中、功曹、别驾,都已无缺。

我便任你为左将军府从事中郎,出使途中,若遇确实可用之才,能以武略牵制孙策者,便可许之别部司马以下军职,但绝不能多封,否则难免行事不密,而且伱所带随行丹阳护军也不多。”

刘备这个许诺已经是非常大胆了,要不是出于对诸葛瑾推荐的信任,是绝不可能放权到这种程度的。毕竟他对于步骘此去吴郡,有可能拉拢到谁去反孙,还毫无概念。

步骘也知道不能乱用刘备的信任,连忙表态说他许出去的别部司马绝对不会超过一两个,哪怕是许出去曲军侯这样的中低层军官,也不会超过五人。

刘备听了这个数字,才确认步骘是有分寸的。

……

刘备交代步骘为出使孙策、王朗做准备。此事同样需要至少半个月,才会到吴郡孙策处,再半个月,才能到王朗那儿。

如果步骘在吴郡滞留的时间更久,那么还可能有更多变数。

另一边,这段时间诸葛瑾倒是无所事事。

回到了芜湖之后,他难得可以有个时间差来安顿家小,把一路上因为奔波而没敢下手的奴婢安置一下。

再处理一下他个人的事务,找人议个亲什么的,争取今年冬天或者来年过完年把亲成了。诸葛瑾这边暂时没有别的大事,便按下不表。

且说随着时间来到建安三年的十月,正在汝南郡安风、蓼县等地用兵的曹操,也终于先后收到了两封南边来的奏报。

第一封是刘备让孙乾送来的,谴责孙策在会稽解决王朗问题时作风粗暴,祸害百姓,请朝廷重新考虑给孙策的讨伐旨意。

曹操见到后,内心的反应居然是很得意。

“玄德贤弟,你也有怕腹背受敌的时候,你担心孙策将来会尊奉朝廷、一旦有变便夹击于你,孤自然不能让你如意。王朗有勾结山越大罪,还想投效你,孤自然宁可让孙策把他灭了!”

曹操心中如是算计。虽然他对王朗并没有恩怨,但只要王朗不能帮他牵制刘备,他就宁愿牺牲一个无辜的王朗。玩诸侯之间的平衡,曹操是最拿手的。

他随手写了一个批复意见,就让人跟刘备的表章一起,送去许都,让荀彧假借天子名义走流程。

然而,就在曹操批复后两天,祢衡的副使和属吏们也回来了,把祢衡的死讯带给了曹操。

曹操的震惊,果然完全不亚于刘备。而且曹操也很快就想到,在这事儿上他也不能玩双标,必须一视同仁。

“看来,只能牺牲一个黄祖,让玄德有扩张的机会了?要不还是先给刘表下旨,让他自行清理门户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