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4章 我真的无法理解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宁晨的坚持之下,大家最终也都没有任何的意见,一致同意了宁晨的这个方案。

第二天一早,大家便一起来到实验室,开始了对于“月石”材料的实验室制备研究。

其实在昨天宁晨开完会议之后,大家早就开始进行了相关研究的准备工作,确定了基本的实验方案。

整个项目组的人们都倾向于这样的方法:通过加大材料合成过程的条件,从而达到缩减材料生成所需要的时间。

但这样的方式说起来容易,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却需要面临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

在宁晨和宋溪韵进行仿真模拟的时候,几乎绝大部分的实验方式都失败了,当然因为这只是仿真模拟而已,宁晨和宋溪韵都没有对此彻底的放弃希望,毕竟只有通过真实的实验,才可以确定这些方案,到底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

“第一次的实验,就把实验条件拉到最大吧。这样的实验或许注定是失败的,但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实验数据,是丰富我们的数据库,并且对仿真模拟进行修正……”

大家也都理解宁晨的这些想法,很快便按照宁晨的要求,将实验进行了起来()

这次实验的条件非常的极端,即便是在月球上面,也不存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也只有一些宇宙深处,可能会有这样恶劣的条件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在做菜的时候,使劲放入各种各样的调味料,并且将火开到最大一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得到理想之中的菜肴,这明显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不过只要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宁晨得到最终的完美方案,宁晨还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

在实验开始之后,宁晨和宋溪韵的大脑生物计算机也早已构成了计算机架构,对反应容器中的情况进行着实时的检测和分析。

通过与宁晨的大脑进行交互,宋溪韵开始感受到了宁晨那不可思议的大脑状态,并且明白了宁晨平时的一些异常表现的原因了。

“怪不得宁晨平时都不需要通过什么仪器去对实验状况进行测量,原来在宁晨的大脑之中,竟然能够实时的显示出这些数据……”

宋溪韵所指的这种能力,自然就是小智的信息感知功能了,即便对于这种能力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但宋溪韵也并没有多问什么,毕竟在宁晨身上发生过的难以理解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宋溪韵很快便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而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大家对于这个实验的最后一丝希望,也逐渐的落空了。

因为此时在容器之中,所生成的物质已经很难被称作是一种常规意义下的“物质”了,而是一种近乎于混沌状态的东西。

这样的物质自然与大家目标中的“月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很难找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宁晨似乎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并没有感到意外,同时也没有决定马上中止实验,而是继续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满意的结束了这一次的实验。

“很好,这些数据对我们的整个课题的研究还是会起到帮助的。收拾一下实验设备,我们准备下一次的实验了。”宁晨说道。

其实大家对于宁晨这样胸有成竹的感觉还是感到不太理解的,可是宋溪韵却能够明白宁晨心中的感觉,这就像是得到了一张巨大拼图的其中一块碎片一样。

即便这块碎片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当碎片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这张拼图的真实面貌也会逐渐的显露出来了。

…………

不知不觉之中,这个实验便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个一个月的时间之中,项目组进行了数百次的实验,而这些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对于这样的结果,其实大家都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因为这个课题的目标,本就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是让大家有些不理解的是,宁晨竟然能一直表现出非常沉稳的状态,甚至似乎还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表现得非常的满意。

大家并不明白,宁晨的这种感觉,只是刻意表现出来的,还是真的已经胸有成竹了。

这一天中午,在实验中间休息的时候,徐洲、原帅、隋枫等人,就这个实验课题的进行聊了起来。

“哎,以目前的实验成果来看,我们一时半会恐怕是无法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月石"材料了。”徐洲说道。

徐洲平时并不算是一个悲观的人,徐洲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是基于当前的实验现象,所做出非常客观的判断。

“从现在的实验进程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很难接受,但又必须要接受的结果。这种物质恐怕就像煤炭一样,是一个根本无法在实验室中复制出来的物质,只能通过漫长的时间,在大自然之中,自然的生成。”

“说不定宁老师哪天就会突然中止这项实验了,这在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反正之前宁老师()

就说过,在实验室制备‘月石"并不是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完成室温超导的研究。”隋枫说道。

相比于月石的制备,室温超导明显是一项应用价值更大的研究,即便月石的研究真的失败了,但只要后面的室温超导能够取得重大进展,那么整个实验依然算是非常成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