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巡视岭南  重生异世界之君临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此为何物?”

邓祈笑道:“启禀陛下,此为番芋,是当地归顺朝廷的若钦族长老进献的神物,此物不挑土地,也不必精耕细作,撒种即可生长,即便是土质一般的地方也可以收获颇丰。过去我们征召若钦族人入伍参军,他们便随身携带此物制成的军粮,过去我们总是粮食不足,如今南疆久无战事,臣便开始琢磨军粮如何做到自产自足,偶然才发现的这个番芋,自从推广耕作此物后,如今岭南四郡的粮食产量翻了好几番,现在各个郡县存储的粮食足够二十万大军作战数年之用,如果岭南局势危机,如此多的存粮,瞬间就可以扩军备战,从此我岭南四郡再也不必依赖朝廷运粮补给。”

这一发现不仅仅是把穆晟震惊的不清,朝中众臣看着这不起眼的食物也都纷纷面露惊色,他们都很清楚这种神奇作物如果真的得到推广对整个国家的巨大好处。

穆晟见此神物,似乎脑海中已经幻想出一个强盛无比的国家马上就要降临了,民以食为天,在这个时代,有足够的粮食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而人口就代表着国力,即便是到了工业时代,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世界级强权的依旧是广阔的领土、巨大的人口基数、稳定的政治结构、超一流的军事能力,没有这四大硬性条件,国家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穆晟转首对身后的群臣说道:“诸位卿家,你们也都来尝一尝此物,真是上天的恩赐啊!”

众臣尝过后,纷纷点赞加好评。

左相高重上前问邓祈道:“邓将军,此物如此神奇,怎么到现在才拿出来进献朝廷?”

邓祈道:“高相国有所不知,此神物也是去年才开始在岭南四郡推广实验,臣也是听闻陛下东巡,才打算一直等到陛下圣驾来此才献出此物。”

高重的意思是邓祈有借着皇帝东巡邀功的嫌疑,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穆晟闻言也稍微有些冷静了下来,问道:“邓卿家,此物可在中原地区耕作否?”

邓祈道:“启奏陛下,这番芋能在岭南顺利生长,臣猜想至少中原以南的区域与岭南气候相仿,应该是可以种植的,北方苦寒,臣尚不清楚此物在北方耕作是否会水土不服,这还是有待验证。”

即便是只能在帝国南方种植,其产量也足够养活很多很多人了。

穆晟还是很明白此物的无上价值,哈哈一笑道:“邓卿家献此神物,对朝廷来说功在千秋,朕真是没想到此次出巡收获会如此巨大,邓卿家,现在就带朕去参观一下各郡县种植番芋的田地,朕要亲眼看看这天赐的神物。”

言罢,便翻身上马准备出发,邓祈见皇帝如此雷厉风行,也只好陪着皇帝与文武众臣去田间地头视察,没想到皇帝居然对此事如此重视,不过这也是晋国的老传统了,晋国以耕战立国,本就特别重视农业发展。

邓祈带着部下在前面引路,这六安城附近就有种植番芋的田地,数千人等浩浩荡荡来到了野外的田地里,田地四周劳作的农人对这帮华服权贵也是好奇的很,不知道这帮当官的没事跑这里来干嘛。

一众人等在邓祈的带领下,来到一处田地里,邓祈指着那绿油油的一片幼苗说道:“陛下请看,诸位大人请看,这里就是我们种植番芋的田地,这些田只能算是下田,我们开垦出来基本都用于种植番芋,上田,良田都是用来种植稻和粟,基本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或者三熟……”

整整一天在这田间地头考察下来穆晟还是颇为满意,基本打消了邓祈可能是贪慕虚名而谎报收成的事情,这在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

穆晟看着眼前滔滔不绝,跟农学专家一般的军队统帅,心中颇为感慨,这就是和平年代的好处,虽然邓祈的初衷只是为了解决后勤粮食问题而歪打正着,但也足以看出此人做事认真细致,绝对是个实干家,是个可以重用的大才。

考察过后,穆晟欣慰的对邓祈说道:“邓卿家,朕今日非常高兴,我大晋立国唯耕与战,此番巡视,朕获益良多,接下来你要把这里的推广番芋种植的经验写成奏章呈报上来,今后朕要推广到全国郡县。”

没成想邓祈早有准备,将写好的十四套竹简呈上来,说道:“启奏陛下,此书为屯田要略,是臣这些年总结边军驻防,半兵半农,军垦自足之策,其中一篇就详细记载了番芋的种植方式与栽培方法,今日便献给陛下。”

穆晟取过竹简大略看了一眼,连声说好:“邓卿家,若是番芋在全国成功推广,真不知要造福多少百姓,你可是为朝廷立了大功。”

邓祈道:“陛下心怀天下百姓,臣等感佩莫名,陛下仁德,臣也不过是运气好偶然发现了此神物,希望上天护佑我朝,大晋万年。”

穆晟兴致一来,在邓祈的陪同下又多在新山郡留个半个月把周围郡县的田间地头都跑了一个遍,总算是满意而归,不管在任何时代,农业都是一个国家的立国根基,是国家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人要是没饭吃是要出大事的,轻则流民遍地,饿殍遍野,重则江山覆亡,社稷倒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