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甚至连个像模像样的名字都没有的村庄,就叫做东二村,因为这是从镇上往东边走第二个村子,这样的村庄在南越这样的“南蛮之地”并不少。
南越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流放之地,以及各朝各代因为天灾人祸实在活不下去只能逃难过去的人,这些人聚居在一起,慢慢形成一个个村落,然后这些村落又在发展当中消亡一些,补充一些。
南越之地天气炎热,地里的稻谷可以一年三熟,但是也是因为炎热的天气以及多生的疾病,人们并不能做到全年不休的去耕种,劳动力跟不上始终是南越那边的问题。
而且就算是耕种出来了稻谷,除掉给官府交税,多出来的也就只能贱卖给粮商,因为南越之地多山多雨,一般的村民根本没法把粮食运出去售卖。
程飞他们当年带着霍长堰躲在这样的村庄里面,平日里只打猎为生,不过同北方不同,南方那些猎物的毛皮能卖出的价格也不高,也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毛皮只能往北方运卖给北方这些有钱人才能赚上钱,所以霍长堰小时候的生活并不好。
转折点是在霍长堰五岁那年,东二村那边搬过来一户人家。
也不能说搬,其实是被送到村里的一户人家,那是被流放到南越之地的罪犯。
“小舟应当知道祁南风祁先生罢?”
霍长舟点点头,他自然知道。
祁南风是有名的书法大家,不过去世应
当有十余年了,先帝时期,他曾被请进宫中教导当时的皇子皇女们,如今的陛下,以及他们的父亲都受到过这位祁先生的教导。
“祁先生的弟弟,名为祁姚风,相较于祁南风先生的话,名声不显,他曾官至礼部郎中,然后在祁南风先生去世之后没多久,就因为被人推出来顶罪,被判了个流放,流放之地正是南越。”
那是十五年前发生的事情,也就是那一年山东大旱江南洪灾,朝廷为了赈灾焦头烂额,而那一年被罢免的官员,被砍头的,被流放的官员格外多,显得祁姚风在这其中一点儿也不出格,没被多少人记住。
“祁姚风先生一到南越就生病了,那一年押送流放罪犯的衙役们都成了老油子,一到南越的地界就把他们扔了,县衙那边盖了个戳就走了,而县衙那边因为接收了不少这样被流放到当地的官员,也已经成了习惯,随便找个村庄把人一安排,然后一驴车拉到村口,往那儿一扔就不管了。”
“虽然程叔带着我躲在小村庄里,但是我身边除了程叔以外,还有个婶婶叫沈芳,芳婶婶曾经是个医女,后来到了南越也没放下这门技艺,毕竟南越之地瘴气丛生,每年因为疾病死去的人不知凡几,她的一手医术保住了很多人的性命,村子里不少人都知道她,当时见祁姚风先生病重,就把祁姚风先生送到了我们家来。”
后来事情的
发展就很顺利,祁姚风在当时还叫翟堰的霍长堰隔壁住了下来,祁南风先生是有名的书法大家,祁姚风先生比起他的兄长在学识上也不差,当年也是中了榜眼的,他见霍长堰十分聪明,就开始给霍长堰启蒙。
这一启蒙才发现,霍长堰在学习这件事上的天赋是点满了,可谓是一点就通,知一便知其二,转头就能举一反三。
如此教了两年,祁姚风直感慨,霍长堰是天生就该去考科举的料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