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 回来啊!  你好啊!201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份报纸是华西都市报发布的。

报纸标题是《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老徐,这份报纸给我拿一份。”陈实对着报刊里的老板说道。

“好哩,陈局长。”那叫老徐的老板将这份报纸递给了陈实。

陈实给了钱,然后拿着这份报纸回了家。

到了家后,他便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

然后就看到妻子跟刚回来的女儿,已经坐在饭桌前等着他了。

陈实笑了笑。

虽然这辈子没有干出过大多的成绩过。

但能为这座小城做些什么,能有一个这么温馨的家庭。

其实这辈子已经足够了。

陈实推门进屋,然后与女儿还有妻子吃了顿晚饭。

在这顿晚饭上,他也问了陈青在大学里的生活。

女儿的成绩他倒是不用多虑,一直都是挺优秀的。

“爸,你从外面买的这份报纸是什么?”晚饭过后,陈青喝了口茶水,然后看向了父亲回来时买回来放在桌子上的那份报纸。

“是关于去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一份报纸,我经过报刊亭的时候,忽然在这份报纸上看到了小行的名字,就给买回来了。”陈实笑道。

《一路溪行》的大卖,作为安城文化局的局长,他也与有荣焉。

因为《一路溪行》的故事,是在安城发生的。

因为《一路溪行》的作者,是安城人。

“程行的名字?程行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陈青的母亲张秋惊讶地问道。

张秋是不喜欢看书的,而且她每天要忙的东西也很多,毕竟有不少家酒店需要管理,所以看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她听陈实说过程行今年10月份的时候出过一本新书。

但是那本书的销量到底如何,张秋并不清楚。

“是2011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第一。”陈实道。

此时陈青伸出手,将桌子上的那份报纸给拿了过来。

这份中国作家富豪榜,不只有中国作家的排行榜,还有中国漫画作家富豪榜的排行,在两份榜单排行名单上,详细写了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年龄籍贯,以及一份对于作者和代表作的详细介绍,上面还有上榜作家的图片。

而陈青在这份榜单上,看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程行。

排名:1,作家:程行,版税4300万,年龄:18岁,代表作:《安城》。

排名第二的是郭敬明,版税2450万,年龄28岁,代表作《小时代》,第三名是南派三叔,29岁,1580万的版税,代表作《盗墓笔记》。

第四名是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1200万,第五名是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1100万,第六名是安妮宝贝的《春宴》,600万,第七名是江南的《龙族》790万,第八名是韩寒的《青春》,600万,第九名是凭借着一本书,但每年都会上榜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575万。

“今年的第一有多少万?2000万?听你们之前说《安城》的销量不低,两千万版税应该是有的吧?不是听说港澳台的销售量也不错吗?”张秋问道。

“是4300万。”陈青道。

因为父亲做这个工作的关系,陈青对每年的小说畅销量和作家富豪榜也有过关注,但往年,哪怕是排名第一的,但最多也就两千万左右了。

程行这个4300万,实在是太过吓人了。

“怎么那么多?”张秋闻言也惊讶了起来。

因为陈实的关系,张秋对于每年作家富豪榜的收入也了解一些,差不多这几年每年都是那几个人,基本上都是轮流当第一嘛,第一的收入差不多都是两千万。

但是程行的这4300万,就足足翻了一倍了。

“在两周前发布的2011年中国图书畅销榜排行榜里,前三名里,程行足足上榜了两部小说,分别是《安城》和《一路溪行》,《安城》虽然是2010年发布的作品,但他在2011年的销售量才是最多的,两部超级畅销的小说,让程行2011年的版税收入,比第二名差不多多了一倍。”陈实解释道。

“说实话,以程行这两部作品的成绩,四千万版税都算是少的,这毕竟是中国2011年最畅销的两部小说,结果总版税却只有四千万,你看看另外的一个漫画榜单,第一名的《大家都有病》,足足有6190万的版税收入。”陈实道。

但张秋还是觉得程行这四千万版税很恐怖,因为就在一年前,他还觉得老程家那个天天纠缠她宝贝女儿的那个儿子,天天喜欢与人打架斗殴,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也是一塌糊涂,以后是绝对没出息的,老程家攒了那么多年的钱,以后也都会被他给败光的。

但就是这短短一年的时间。

程行竟然被浙大给录取了。

而且他的语文成绩还考了149分,高考作文还是满分。

张秋是参加过高考的,她是知道这个成绩是有多夸张的。

这还不算完,他还写出了《安城》《一路溪行》这样的畅销书。

虽然张秋经营着好几家大型酒店,一年的收益也能有几千万。

但是现在的程行才多大?

他才十八岁。

放在同龄人里。

她认识的同龄人,哪有能比得上他的。

“青青伱看过《一路溪行》,你觉得这本书好看吗?”张秋向着陈青问道。

“我没看过。”陈青摇了摇头。

陈实看了陈青一眼,然后道:“不用看,小行这《一路溪行》写的是不如《安城》的,没有看的必要,余华老师跟陈老先生点评的那句不务正业和不思进取是正确的,好好的乡土文学现实主义的小说不写,非要去写这种年轻人喜欢的青春文学。”

“那就只是卖的好,但内容却没什么看头了,也是,一个才刚刚成年读大一的人,能写出什么有深度的文章,老陈你以前还说程行以后说不定能拿什么矛盾文学奖呢,我看是没什么希望了,连余老师跟陈老师都这么说。”张秋说道。

“妈,余老师跟陈老师是这样点评的没错,但他们后面还有一句,《一路溪行》是现代版的《浮生六记》。”陈青说道。

张秋闻言愣了愣。

《浮生六记》她是看过的。

当时她跟陈实刚结婚没多久,陈实就给她推荐了这本书,说这本书很适合磨一磨她那容易急躁焦躁的性子,后来张秋看了,性子确实变得没那么容易急躁了。

《浮生六记》是一本很容易让人静下来的书。

张秋很喜欢这本书。

因此她没想到那两位在现代文坛地位极高,也是自己丈夫很喜欢的两位作家,对程行的这本新书会有那么高的评价。

等陈实去洗漱之后。

张秋拉着陈青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她问到:“乖女儿,跟妈说,你在学校有没有喜欢的男生?”

“妈,你说什么呢?没有。”陈青摇了摇头。

“妈又不是那种传统迂腐的人,你要是真在大学里遇到喜欢的了,想要跟对方谈恋爱,妈是不会管着你不叫你谈的,到了大学,你都是成人了,谈个恋爱也没什么。”张秋对着陈青说道。

“妈,真没有。”陈青摇头道。

只是陈青现在的脑海里,又出现了今年夏天校门前的那个场面。

女孩儿穿着高跟鞋,在她最喜欢的人面前,跳了她最喜欢的舞蹈。

只是,虽然踮起脚尖,提起了裙摆。

但两人的心最终却并没有靠近靠在一起。

陈青知道,她这一生,大概有两个场面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了。

一个是2010年秋天的那个篮球场。

一个是2011年夏天的那个校门前。

一个是拒绝。

一个也是拒绝。

2012年公历1月12。

这天周四,也是农历的腊月十九。

距离过年,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号的除夕,还有十天。

因为这一年,农历腊月只有二十九天。

程行起来时,正好是上午八点。

姜鹿溪是上午九点放假,还有一个小时。

程行起来刚把牙膏挤在牙刷上,就收到了姜鹿溪的消息。

“我今天上午十点坐火车回老家,你明天是要在杭城玩几天再走,还是明天放假了直接就回家?”姜鹿溪问道。

“不打算直接回家,打算在杭城玩几天再回去。”程行边刷着牙边回道。

“哦。”姜鹿溪回了个哦,便没有再回消息。

“是不是很失望,以为我放了假回了家,你就能立马见到我?”程行刷完牙后,没有立即洗脸,而是打字问道。

“没有啊!我失望什么,我为什么想要立马就见到你?程行同学,你脸皮厚就算了,还有些自大,你就算是在杭城过年也没人管你。”姜鹿溪回消息道。

程行看到后笑了笑,然后打字问道:“哦,既然你这么说,那我真就在杭城过年了,还别说,冬天的杭城可真挺美的,上一次杭城下雪因为在学校上课没有去落雪的西湖看看,听说过几天杭城还会下雪,到时候下了雪了去西湖看看,那时候的西湖肯定是很美的,到时候给你拍几张西湖雪景看看,肯定比你们华清的雪松好看。”

正坐在教室里准备上最后一节课的姜鹿溪看到程行发过来的这段消息后抿了抿嘴,随后回道:“你回不回来跟我是没有关系的,我是无所谓,但是程叔叔跟邓阿姨那么久没有见你了,你要是回来晚了,他们肯定是会很想你的。”

“到时候你要是真的连过年了都不回来,他们肯定会打你的,特别是邓阿姨,肯定会打你屁股的。”姜鹿溪打字道。

“没事,都长大了,我妈不会打我的。”程行笑着回道。

程行这句话打完后,姜鹿溪没有再回消息。

等程行洗漱完下了酒店,才等来姜鹿溪过了许久后发来的一条消息。

“回来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