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要不,咱也凑个热闹?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很有可能。

“哦具体哪本杂志,我也忘了,但肯定是顾城写的,我还要给我妹妹送饭,再见!”说完匆匆出了食堂门,留下有点蒙圈的李丽。

半个月后方明华接到西大的通知书:已经被中文函授班录取,还特地注明一学期学杂费18元,开学时间定在12月26日。

看到这张手写的非常简陋的录取通知书,方明华心里还有点小小的激动。

现在自己也是爱学习的“四有”青年啊。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11月中旬,天气冷起来,方明华也穿上厚厚的枣红色高领毛衣——是老妈织的,门卫室里也支起烟筒烤起煤炉来。

这天早上,方明华来单位交接班后,看没啥事,倒了杯水泡上茶——自然是最便宜单位发的劳保茶。

穿越前方明华是喜欢喝茶的,当然看不起这最低档次的茶叶,最起码要喝几百块一斤的龙井,但来到这年代就没办法这么讲究。

有茶喝就不错啦.这还是自己争取的。

又在单位门口转悠一圈,看到上班高峰期已过,门口安静起来,就坐在门卫室靠窗的桌子边,拿起一本书——《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看起来,这是从单位图书室借的,作家周克芹所写。

小说以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当然还不能全神贯注,还得注意门口动向。

突然他发现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一手拿着黑色人造革公文包,一手夹着一支烟匆匆走进大门。

“陆编辑,早上好!”方明华立刻站在门口笑着招呼。

“小方同志好!”陆遥笑着回了句,脚步不停进了大院。

“他今天来干嘛?”方明华看着对方的背影有点好奇

陆遥现在的身份是《延河》杂志社的编辑。据听说是他从延大毕业后,经秦省作协争取过来的。除了审稿之外,最主要自己的创作。

更重要的是,据说陆遥是个夜猫子,晚上写作白天睡大觉,一般是中午才来上报,后来还写了一篇随笔叫《早晨从中午开始》

难道是开会?

不过让方明华感到惊讶的是没过多久另一个四十左右,瘦瘦的一脸严肃的中年男人也走了进来。

陈中实!

紧接着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

贾平娃!

京夫!

这些都是秦省文坛著名的中青年作家,也是《延河》杂志投稿的常客,都住在安西,但平时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今天是怎么了?齐聚杂志社?

发生了什么大事?

方明华一个小小的门卫,自然不能跑过去问这些将来的文坛大佬们:“你们今天怎么了,不好好写小说,都跑到这来干嘛?”

方明华站在门口正疑惑着,就看到一个圆脸姑娘从办公楼出来匆匆向大门外走去。

他自然认得,是编辑部的王娟,干一些文秘之类的工作。

“王娟!”方明华赶忙叫住她问道:“我看到陆遥、陈中实、贾平娃等作家都到杂志社,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你不知道呀?张主编准备推出一期“秦省青年作家小说专号”所以找路遥编辑他们来开会商议。”

说到这里,王娟压低声音故作神秘:“我听说呀,主要是想提高咱们秦省作家的知名度,和燕京的史铁生、刘心武、陈建功等打擂台呢。”

打擂台?

方明华笑了,这个词用的还挺确切。

八十年代文学圈,都有自己的江湖,其中以京圈人才济济。

像茅盾、曹禺那些文学泰斗就不用说了,单凭中青年作家,燕京也是笑傲江湖。

西北圈稍逊,但也不可小觑,除了秦省这块,还有宁夏的张先亮也非常厉害。

“谢谢你,王娟。”

“不客气方明华,你是不是也想写小说?”姑娘看着他开起玩笑。

“我?恐怕不行。”

“你不是能写诗嘛,小说也能写好。”

写诗和写小说是两码事吧?

不过方明华也知道姑娘只是随口一说。

王娟匆匆走了,方明华回到值班室想着刚才王娟说的话。

要不,咱也凑个热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