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5章 两个身份不算两个国籍  冲出四合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月30号,张和平在九龙塘待到晚上8点,完成了广告拍摄,才带着家人回太平山顶。

“老板,今天一共有23个华商跟老太爷坐飞机去首都。”韦春桥对着刚下车的张和平,说道:“另外,今天没有来电,也没有人找老板。”

张和平不置可否地点了下头,然后抱着小女儿张诺,一言不发地走向别墅。

大老婆唐欣察觉到了张和平的异常,却没有深想,而是招呼孩子们补今天的功课去了。

小老婆陈淑婷在大门口磨蹭了一会,从韦春桥那里问了都有哪些华商去首都后,才不忿地吐槽道:

“倒卖衣服出口配额的投机商都被叫去了首都,竟然不请我们家,哼!”

陈淑婷不满的走向别墅,来到别墅门外的时候,她揉了揉自己的脸颊,换了笑脸回家。

昨天晚上的party,是唐仁给那些要参加十一国庆的港商践行,他们早在一周前,就收到了内地邀请。

但张家没有!

陈淑婷猜测,老公张和平今天之所以抽空陪家人一天,其实是在等……

……

首都,后海北岸。

王素梅走过公厕,发现6号院外坐着一群男女,正在看窗外的一台黑白电视。

因为电视声音小,这些观众都显得很安静,只有些许嗑瓜子的声音。

当王素梅穿过门洞,走进7号院后,有些错愕的发现,大门敞开的正房亮如白昼,几个小家伙正在饭桌边写作业,显得格外认真。

“妈,王主任来了!”

正在指导孩子们作业的张盼娣随口说了一声,然后就见母亲马秀珍下了炕,迎了出去。

“王主任什么时候回来的?”马秀珍一脸笑意地把王素梅请进了正房。

王素梅看了一下饭桌上方的三个圆形散发明亮白光的塑料灯,又看了下没受打扰的6个孩子,便拉着马秀珍出门说话去了。

“你这些外孙什么时候转性的?居然知道用功学习了。”王素梅笑着问了一句,带着马秀珍沿湖岸向北走去。

马秀珍心中猜测着王主任的来意,嘴上却笑道:“放暑假后,我带着这群孩子去港岛玩了两個月。回来的时候,和平跟他们说,下学期的期末成绩,若是平均分上不了80分,寒假就不许他们去港岛玩,他们这才开始用功。”

马秀珍只透露了一点,真实情况是,那8个小家伙见识了张北、张南他们高强度的补课后,被彻底震慑住了。

学音乐、学画画、学鹰语、学编程、学跳舞、学功夫……

暑假近两个月,他们8个只补了文化课和鹰语课,早晨、晚上的武术课只能算适当锻炼,跟张北、张南他们的课程完全不能比。

张和平对他们没什么要求,只是提醒了一句,比你们优秀的人,比你们更努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秀珍,你和你家老张这次过去,和平没有留你们长住港岛吗?”王素梅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其实,这就是她此行过来的目的,侧面了解张和平一家的想法,会不会去国外,这是上面最担心的事。

她今早从西蜀飞回首都后,就径直去了郑老太太那边,了解她离开首都这段时间,所发生的幺蛾子。

“儿媳妇跟我提过,但我们在那边没有熟人,和平又经常早出晚归,我们觉得不习惯,就没有答应。”

马秀珍这话,让王素梅有些暗自庆幸。

如果马秀珍两口子长住港岛了,那张和平还会不会回国,就两说了。

“我之前一直在西部处理希望小学的事,大院子弟带人打了你们家孩子的事,我今天回来才有人跟我说。”王素梅简单解释了一下,然后说道:

“这事,本该让那些打人者出面道歉,然后接受处罚。不过,和平用激进手段报复了他们。郑老就不好替你们说话了,只能在背后压下此事,不扩大影响。”

“嗯!”马秀珍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

她8月底带着孩子们回来时,还被派出所的人上门盘问过暑假的去向;但当她说出去了港岛后,那些人就悻悻走了。

这让她不由想起儿子说的,现在的人不敢得罪港岛人和外国人,只敢在内地耍横!

“另外,伱看要不要把你那些外孙转校去育英学校,那边5号院的11号楼1号别墅还给和平留着。”

“不了!”马秀珍摇头说道:“和平说,不想住在那边受人监视。”

听到这话,王素梅心中一叹,如果没有打人那事,张和平明知被监视,也愿意把孩子送回来接受思想教育。结果……

“行!”王素梅转移话题道:“我过几天要去深城,可能还要去港岛,你有没有什么要带给和平的?”

……

第二天上午,在港岛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拿红旗的人;鹰国佬在港岛宣扬自由,所以平常都没限制红旗、画像之类的,但大规模游行就不行了。

张和平今天坐在车上,在城里漫无目的逛了许久,最后才决定,将电池厂设在深城,依旧做来料加工。

中午吃完饭后,张和平让小老婆陈淑婷给深城吴主任那边打了个电话,沟通在深城粮仓建“新能源电池来料加工厂”的事。

电话挂断后,张和平去2楼书房拿了一叠资料下来,然后骑着摩托车,带着小老婆陈淑婷先去了一趟婷美贸易公司,之后带着合同和公章去了深城,效率就是这么快!

前几天,国外报纸上有一篇文章提及钴酸锂电池,加上日岛的namts中规模移动电话系统已经发展了1年,张和平便不想跟国内那帮没效率的人耗下去了。

当深城粮仓外挂上新能源电池来料加工厂招牌的第二天,大舅哥家的三侄子唐强从华尔街赶了回来。

镁国从1973年就出现了砖头大的无线电话,1975年更是确定了移动电话的频谱,镁国人怎会相信一个拿不出手机实物,就想融资10亿镁元的离岸皮包公司。

所以,侄子唐强去镁国一年多,钱花出去不少,却连一镁分融资都没拉到。

唯二收获是,将顺风耳公司的名声打了出去,尽管这名声目前不太好!

唐强回港岛的第一个任务,用开曼注册的那家“顺风耳”离岸公司,在港岛注册“港岛电信”公司,业务是移动电话通讯服务。

然后,他就拿着张和平给他的一套小型按键手机的相关制造资料,找华资港商筹钱去了。

得益于在华尔街五大投行的实习经历,还有在镁国被拒绝无数次锻炼出来的厚脸皮,以及他父亲唐仁担任港岛多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人脉关系网。

当然,关键是,唐强这家伙逢人便说,他的手机技术资料来自他的姑父。

如此种种,便让这家伙轻松筹到了3000万镁元,约1.5亿港元。

有了启动资金后,在他大哥唐烈的介绍下,唐强很顺利的搞定了手机零配件的采购合同。

其中的内存、硬盘、音频等芯片设计图,还让日岛人免了唐强100万镁元的零件采购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