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朱元璋:咱标儿要造反?快!赶紧给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标儿回来了?”

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刚刚还脸上带着一些怒意的朱元璋,一下子就变得高兴起来了。

同时也把准备传下命令,让龙江宝船厂开足马力,进行造船的念头,给暂时压了下来了。

这倒不是说,朱元璋觉得自己家标儿回来之后,能够给自己带回来多好的消息。

可以把自己为之忧虑的这个事情的给解决了。

而是说朱元璋,听到自己家老大回来了,就开心。

对于他家标儿,朱元璋历来都是如此。

对这个儿子,他是真的精心培育,一颗心都扑到了上面。

况且,这一次标儿前去双水村那边,也果然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

把自上次所写,封梅殷为双水伯的诏书给用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这里很有必要,进行敲侧击的问一问标儿,在那边所遇到的情况。

看看标儿把梅殷这家伙,给弄成了双水伯之后,梅殷是一个什么反应。

想来这个混账东西,一定会特别的高兴……

……

朱标在回来之后,没有往别的地方去。

让太子妃常氏,带着朱雄英一起回到了春和宫。

而他则拎了一筐子红薯,还有一个坛子,径直朝着武英殿这边来见自己父皇。

朱标可是很清楚,自己这次所做出来的那些事儿,肯定瞒不住父皇。

父皇只怕是已经知道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这边肯定要在第一时间里,就要将之禀告给父皇知道。

虽然自己拿着父皇之前所写的诏书,去做这件事,是母后让自己去的。

这里面,也有着父皇的默许。

但是该有的态度还是有的。

自己这边把事情给办了之后,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里,就过来把话说清楚。

……

“儿臣见过父皇,问圣躬安。”

朱标来到武英殿之后,把手里面的东西放下,对着朱元璋行礼问安。

朱元璋见此,摆了摆手:“标,过来,咱爷俩哪里需要这些客套?

有外人在的时候,糊弄糊弄外人也就是了。

就咱们爷俩在这里,没必要做这些。”

朱元璋说着,就很亲切的招呼朱标,到他身边去。

同时,还带着那筐子子红薯,还有那那坛子?

“标儿,梅殷又刨红薯了?

这败家玩意儿!

不知道这红薯,现在有多宝贵?吃上一个,今后就会不知道要少多少的红薯!

这败家玩意!

就没见过他这么败家的!

这红薯,少弄一点尝尝味道也就是了。

他倒好,现在竟直接当饭开始吃了!

咱它娘的,真想抽他一顿!”

朱元璋骂骂咧咧。

看着这红薯,特别的心疼。

他不止一次的幻想过,今后红薯在大明大规模的推广种植后的情景。

真是迫不及待。

只想一步到位,就把这事儿给解决好。

谁能想到,他如此心心念念想着。

结果又有不少红薯,被梅殷这混账东西给霍霍了!

哪怕这红薯,梅殷种出来的,那也不能这么做啊!

现在,根本就没到吃大规模吃红薯的地步!

想要多吃红薯,最起码也要等上几年。

听到自己父皇的话,朱标忙开口打圆场道:“父皇,二妹夫那里还有很多。

而且,二妹夫还说,红薯不宜保存。

且红薯进行扩种时,速度特别的快。

不差这么一点儿。

现在,这红薯还算个新鲜东西,父皇母后多尝尝鲜,是他的一些心意。

也就是给父皇母后刨了点儿,剩下的都宝贝着呢!

连二妹夫自己都舍不得吃。”

朱标望着朱元璋笑着说道。

声音里满满的都是诚恳,在这里替梅殷说话。

如此说着的时候,脑海当中不由得浮现出了昨天晚上,他们在一块儿吃烧烤,到了后来把红薯放到烧烤架上去烤的事。

烤出来的红薯,那叫一个香甜,特别的好吃!

当然,这些朱标自然是不会说的。

被他直接忽略了。

“父皇,二妹夫和二妹他们心里面,是真有父皇和母后。”

朱元璋闻言哼哼两声,没在这事情上多言。

看起来,还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

但朱标却能感受得出来,自己父皇的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行,这红薯就留下吧,不过今后你告诉他,别再糟塌这些好东西了!

有这功夫,不如多研究研究如何保存红薯。

到明年多进行大规模的种植才是正经。

“是,孩儿在今后遇到二妹夫了,一定会把话给二妹夫带到。

就算是二妹他们要送给父皇和母后你们吃,孩儿也不允许!”

朱标一本正经,满是严肃的说道。

听到朱元璋忍不住笑骂道:“标儿,你就好好的护着他吧!

说完后,又指着另外一个坛子道:“标儿,这里面又是什么?”

朱标道:“二妹她们家种的菜多,吃不完。

二妹就动手腌制了一些,让我们带回来了几坛子回来尝尝鲜。

这坛子,是给父皇母后你们的。”

朱元璋闻言,顿时眉开眼笑,把这坛子给接过来,打开,从里面直接给弄出来了两条腌好的豆角,放到嘴里嘎吱嘎吱的吃了起来。

“嗯!味道不错!不愧是咱闺女,咱闺女就是贴心!

知道他爹喜欢吃啥!”

朱元璋一边说,还一边把手指上沾染的汁水,给一并吃了。

一点都不浪费。

“这腌菜不错,还是你妹妹有心。”

朱元璋赞不绝口。

“那个……父皇,这坛子菜是二妹夫提醒了之后,二妹才搬出来的。”

朱标小声的说道。

朱元璋闻言,神情微微一滞,忍不住转头看向了他的好大儿。

这小子,是专门拆自己台的吧?

“这菜就是你二妹、咱闺女专门腌制出来的,和那混账小子没什么关系!”

看到自己爹嘴巴这么硬,朱标忍不住暗自笑笑。

觉得这个时候的父皇,特别的有趣。

当下便又一次开口道:“父皇,那个……孩儿还有一件事情禀告。”

“什么有事儿?”

朱元璋问到。

其实他心里面很清楚,自己家老大,要和自己所说的事是什么。

这必然就是此番前去双水村那里,给梅殷这个混账东西封双水伯的事。

但是,这点朱元璋不能点破,需要装做不知道。

如此等一下才好说话。

除了这件事,朱元璋不觉得自己标儿,还能说什么大事儿。

“父皇,这次前去二妹夫那里,老四也去了。

在那边进行闲谈之时,通过老四,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那就是我大明,想要开海设立市舶司,对外赚钱,只怕没那么简单。

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外面的那些海寇,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想要将之解决并不容易……”

朱标说着,就把他们所了解的情况,以及相应的难处,一一说与了朱元璋听。

朱元璋听到朱标如此说,不由的愣了一下。

显得非常的意外。

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家标儿说出来的是这个,居然不是给梅殷封双水伯的事儿。

这……自己家老大和老四他们,想的确实很多,考虑的够全面。

自己儿子确实是长大了。

能够给自己这个当爹的分忧了。

这个问题,自己也不过是才意识到,结果老四他们却也都考虑上了……

“那……这事儿你们有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

朱元璋望着朱标出声询问。

虽然他觉得,自己家标儿和老四,八成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问上这么一问。

万一让他们真的有办法,能够给出一个惊喜呢?

那这不就是赚了吗?

却听到朱标道:“四弟和我都没有任何的主意。

所想到的,无非就是让我大明在今后,立刻加强水师训练,并赶紧造大船。

在今后都把外面的那些海寇,都给解决了……”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元璋倒也并没有什么意外。

果然,这事和自己想的办法没有什么区别。

没有奇迹发生……

面对这种事情,只能是慢慢的造船来进行解决。

结果正如此想着的时候,却听的朱标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

“不过,二妹夫却给出了一个特别好的主意。”

朱元璋闻言愣了一下,这才忽然间意识到,标儿刚才说的,是他和老四的两人没有好的办法

这里面并没有提梅殷这家伙的事。

那这个时候,再说出梅殷有办法,好像也挺合情合理的……

“那混账东西,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朱元璋虽然心里面,已经特别好奇了。

并满满都是期待。

真希望梅殷那里,能够给出一个特别好的主意。

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

可心里面想是怎么想,在他说出来的时候,这话就变了味。

太子朱标显得有些兴奋的道:“父皇,二妹夫还真想出了一个特别好的办法。

你是不知道,二妹夫那边已经是弄了一种超强的火炮。

那火炮威力真大!

孩儿和四弟亲眼见证。

那火炮,一炮打出去,最近都有七里多!

远的话都会快有十二里!

威力当真惊人!

正儿八经的镇国神器!

二妹夫还给这炮,给起了个名字,叫做洪武大炮。

“洪武大炮?”

朱元璋听到了这个名字后,不由的愣了一下,继而心中满是欢喜。

这个名字好!

就该叫洪武大炮!

梅殷这个混账东西,终于是干了一件人事儿了!

对自己这个老丈人,也知道拍拍马屁了!

“父皇,二妹夫心里面,是真有您。

这洪武大炮,今后必然会在史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标借机在这里对朱元璋说好话。

努力的把自己家二妹夫,所拍的马屁弄的响亮。

让效果变得更好。

如此才不辜负自己家二妹夫的这一片心意。

“标儿,你别给那家伙说那么多好听话。

那家伙,混账着呢!

他屡次对咱不敬,进行死谏的种种,咱可都在心里面记着呢!

有他那样给老丈人说话的吗?”

朱元璋哼了一声,出声说道。

对于梅殷,依旧一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样子。

朱标却知道,自己家父皇这时候纯嘴硬罢了。

其实心里面比谁都受用。

没看父皇背在背后右手手指,都下意识的动了起来?

这是自己父皇心情很好时,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

就连父皇自己,很多时候都意识不到。

朱标自然不会拆穿,自己父皇的口是心非。

一些相应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有些时候,有些话说破了反而并不好。

自己父皇乐意这么做,那就这么做好了。

“梅殷那混账东西,说出来的办法,就是把洪武大炮给装到战船之上,用大炮去轰那些海寇吧?”

朱元璋望着朱标出声说道。

刚才还在那里,对梅殷把大炮名字取为洪武大炮毫不在意的朱元璋,这个时候,那是一点都不客气。

直接就开口这么称呼了起来。

“父皇,您当真是英明神武,什么都逃不过您的眼睛!

您只是这么稍微一想,就能把诸多的事儿,都给看得明白透彻了。

二妹夫所想的办法,就是把洪武大炮给弄到战船上去。

用洪武大炮去哄那些贼寇!!”

太子朱标对着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立刻送上了一系列的马屁。

“标儿,你少在这里拍咱的马屁!”

朱元璋嘴上如此说,但脸上却带着一些笑容。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他对于朱标所说的这些那是当真受用。

“标儿,这个主意,可不是个什么好主意。

咱在此之前又不是没有想过。

再说,这把火炮给弄到战船上去的手段,都是当年咱玩剩下的。

鄱阳湖水战之时,咱就已经这么做了。

如今再这么做,起不到什么作用。

贼寇船太大,咱们这里的船,能装的火炮太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