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5章 315有人要害我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5章315有人要害我

兵仗局内。

众人都在喧闹。

一大早清醒之后。

众人一边喝着昨天熬肉剩下的大棒骨浇的浑粥。

一边讨论着驸马爷给开出来的极高待遇。

鲁厚等工匠纷纷表示要必须要好好研究,不然对不起驸马爷搞来这么多经费。

尤其是他们这群工匠可都瞧见驸马爷不跟他们抢油水,除了啃肉骨头就吃点青菜。

问问现场哪一个人,谁愿意不吃肥肉,愿意吃骨头啊?

哪个人碗里不都是肥肉带着一点瘦肉的!

如此可见,驸马爷当真是清廉,也不是演出来的。

毕竟问过那些衙役,驸马爷在县衙里“聚餐”就总是吃骨头,从来不跟手下抢肥肉吃。

众人吃过饭等了一会,见驸马爷还不来,心里稍微有点嘀咕。

还得是鲁厚这个工匠头子经验丰富,驸马爷上工时间能跟咱们一样吗?

趁着这个时间把所有火铳都摆出来,一会等驸马爷来了,让他挑选先改进哪一个。

等钟牛推开门之后,瞧着院子里摆着的火铳都冲着门,一下子就伸胳膊拦住王布犁把他往旁边带。

鲁厚见人来了,又躲开连忙小跑出来赔罪。

钟牛没好气的训斥了一番:“下次都冲着院子里面,别对着门,万一走火怎么办?”

王布犁倒是满意的拍了拍钟牛的肩膀,没有自己立即躲开,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虽然这个距离开火铳,谁都跑不掉。

“下次注意点,这些火器毕竟是危险的东西。”

听了王布犁的训斥,鲁厚等人连忙应声。

其实关门这件事是必须的,按照老朱的要求。

门前都有人站岗,这种机密之事,不可给常人看到。

万一被偷了用来对付皇帝,那岂不是危险了?

尤其是手铳这种“便于携带”的火器,除了中央政府有权铸造外,各地都不允许铸造。

王布犁也了解目前大明的军队火器配备,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

针对火铳他早就跟老四那里聊过了,如今都是前膛直筒。

明朝直到永乐时期才改为前细后粗的圆柱形,增加了火门盖,增配了火药匙,威力有所增加。

这也是郑和下西洋广泛的配备火铳的缘由。

但依旧不是后世那种常见的步枪形状,直到嘉靖时期才迎来第二次飞跃发展。

说是火铳,其实就是小火炮似的。

王布犁拿起直筒比划了一阵:“鲁厚,火铳过于厚重,不好拿,也不好操作。”

这个火铳大概在四十厘米左右,掂量着在五六斤重,观感像是一个擀面杖似的。

他内心打算搞个火绳枪就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到时候给老四安排上红衣大炮,妥妥的正好能以少打多。

鲁厚等人按照王布犁的意思开始画图,其实也用不着上来就开炉。

总归也是得有图纸的初步涉及,在用木棍凑合一下,最终在开炉烧铁。

如今的火铳都是铜做的,铜多难得啊!

就算是要制作新的,也得把这些旧手铳给融了再做新的。

于是众人开动脑筋,都开始画图,力求达到驸马爷那种能够较为便捷的拿在手中,又能使得威力加强射的远。

作为他们的衣食父母,王布犁提点要求又算得了什么呢?

王布犁躺在躺椅上,倒是也不着急。

研发嘛。

()

就是耗费时间。

摸鱼可太正常了。

一连几日的设计图纸都被王布犁给否定,他便不在这里“压迫”这帮工匠,假装巡街去了,实则是回老爹的药铺看看。

王神医近日是有些忙的,因为皇五子主持的郎中医院教学已经正式开始了。

作为特邀教师,王神医没有吝啬,把做手术的手艺慢慢传授出去。

亲传徒弟时大凡其实心里有些不开心,毕竟他算得上是关门弟子,结果师傅把压箱底的手艺给传出去了。

“二哥来了。”

时大凡连忙迎了出来。

王布犁嗯了一声直接坐在一旁:“我爹呢。”

“带着小师弟出去问诊了。”

王布犁轻微颔首,笑呵呵的询问时大凡最近想不想成家,到时候给你寻个好姑娘。

时大凡以前是惦记王星影的,不过现在看来显然是不现实了,嘴里笑着全凭师傅作主。

“行吧,我爹走街串巷的对于周遭街坊的情况比我知道的多一点。”

王布犁说完了这种终身大事,又询问时大凡的手艺精进没有,要不要也去郎中医院补补课,将来也算是有个好出身。

时大凡稍微一愣,他心想我是关门弟子,怎么还能去学别人的手艺?

“二哥,这种事怕是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我爹碍不着天子的情面,把手艺交出去了。

你小子身为他的关门弟子,必须得去郎中医院把太医院的手艺给学回来,咱家才不算吃亏,你懂不?”

听着王布犁把“真相”说出来了。

时大凡吓得连忙往门外看去,这种事是能随便说的嘛?

“二哥,小声些呐。”

时大凡如今虽然能独立坐馆,但手艺还得多多磨练。

“此事我还得问一问师傅。”

“嗯。”

王布犁轻微颔首,郎中趁着年轻多学点本事不压身,将来岁数大了也能吃老本。

时大凡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是王布犁觉得他是动心了。

秉承着吃亏了,就得把便宜占回来的朴素三观,这郎中医院他是去定了。

大哥王贯众一脸苦涩的走进药铺,本想要跟他爹吐槽一二,结果瞧见王布犁在这坐着。

“二弟!”

王贯众连忙坐在一旁:“我恐怕科举无望了。”

“咋了?”王布犁躺在给他爹准备的躺椅上,自己扇着扇子,十分舒服。

然后就听王贯众在那里吐槽,最近科举出了新政策,考试不单单要考四书五经,还要考大明律以及算学,要恢复唐朝那种模式。

主要是陛下十分震怒,一帮学习四书五经的进士当官之后,连政务都不会处理,连大明律都不清楚,全盘交给手底下的吏员们去做。

那谁都可以坐在那个位置上,不缺你这个读书人。

没本事处理政务,有本事贪赃枉法。

现在要么就是革新科举制度,要么就不设立科举,只有这两种结果。

要怪。

就怪前两届的进士们实在是不争气,把天子给气到了。

属实是前人把肉都给吃了,后人只能挨打。

王布犁摇着扇子点头:“大哥,你想考科举就得这么办。”

“二弟,我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说是有学子准备去皇宫门前聚集,请陛下再给他们一个机会,这届考完之后,下一届再重新学习大明律和算学。”

王布犁摇着扇子的动作突然停下来,盯着王贯众:“大哥,你不会也想去吧?”

()

“我一个百户的官身,岂能给他们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王贯众显得有些心虚,毕竟因为王布犁的缘故,再加上许多拔尖的学子被挑选前往北方历练。

他这个中等水平的学子,一下子就变成国子监的“拔尖者”。

“大哥,我好歹也是善于破案的,你在我面前说谎,啧啧啧。”王布犁合上扇子敲了一下他的脑袋:“未免也太小看我江宁县王半升的名头了!”

王贯众这才笑了几声:“什么都瞒不过你,倒是有人找我了,让我带领一众学子们前去请陛下开恩,我没有立即答应,说要考虑考虑,本想来问问爹的意思,方才先问你了。”

“属谁找你的,以后就离那个人远点,他想拿你投石问路。”王布犁又打开扇子继续扇风:

“大哥,官场当中人心险恶,朝中想要搞我的臣子不知道有几个,想要找你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