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2章 332快去把王布犁请来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2章332快去把王布犁请来

朱棣见全体目光向他看齐,不禁有些微微得意。

今天这种离奇的经历,更是加重了他的信心。

“我的办法就是大明周遭谁有牛,就抢谁的!”

朱标:这小子果然是个爱打仗的料子。

朱棣忍不住站起身来,环顾众人道:“大明想要短时间填补耕牛的缺口,要让牛生牛显然是不现实的。

宁河王他去西北打吐蕃,短短数月就俘获了十万往上的牛羊。

这些牛稍加训练,定然能成为合格的耕牛。”

朱棣说完之后,在座的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仔细想想,这也并非是一个坏法子。

大明要想强盛,那必然是要从周遭小国掠夺资源填补自己的缺口的。

虽然耕牛是需要经过训练的,但总归是能补充到牛的缺口,再召集养牛好手从中进行训练。

徐达先是笑了一下,表示对女婿的赞许,这才点头:

“陛下,这个办法,也不是不行。”

朱元璋捏着胡须,自己这个儿子自幼喜欢行伍,想的办法也多是用军事解决。

看样子在他登基之后没少打仗。

可惜朱元璋只晓得朱棣登基的情况,并不知晓朱棣登基之后到底有什么操作。

不过能以八百人反推朝廷这件事,是让朱元璋非常意外的。

因为在他定下的藩王策略当中,即使是在外面的驻守的藩王,也没可能会叛乱反推朝廷的。

朱元璋有不少地方都是像刘邦学习,所以七王之乱以及八王乱晋的事情他都知道,也做了一些防范。

在他设想当中,这种藩王造反成功的事,在大明是不可能成功的。

结果硬生生让朱棣给干成了。

经此一事,朱棣在老朱心中的分量自然是上升了许多。

即使目前朱元璋并没有当众表露出来。

但同样今天凑巧进入仙境,没有直接驱逐他,朱元璋其实就算是跟他摊牌的一种。

“陛下,为了大明,那就再打一次西北?”沐英也顺着话茬往外说了一遭:

“我在路途上看了不少部落的牛羊也挺多的,就是秉承着陛下的交待,并没有扩大战事,而且还有叛徒尚未清理干净。”

胡惟庸双臂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撑着。

按照目前的情况而言,也不是不行。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大明不能逼着西北那些番人造反!

还需要找个理由让他们主动造反才行。

师出有名才是最为稳妥的。

要不然因为一些牛就去打杀了臣服的西北番人,那岂不是有些让自己背负了骂名?

更何况一旁还有史官在记录!

几个人眉眼交流,都没说话。

那想个法子让番人反叛呗。

朱元璋捏着胡须道:“去,把王布犁给朕叫过来一起商议,这种棘手的事,朕相信他是有好主意的。”

“是。”

王布犁在县衙当中躺着喝凉茶,心中盘算着都牵连出这么多白莲教徒了。

那个真正的凶手到底藏在哪块区域?

拖延的时间越久,就越不能快速的破案。

宦官康长民急匆匆的过来寻王布犁,说是天子召见。

王布犁应了一声便跟着他往外走,看样子老朱也是十分关心这件事的进度。

但目前,王布犁尽管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诸如有七八分像的凶手画像,有死者的身份等等。

当()

然了,凶手的真正身份还没有挖掘出来。

如果能攻破这个,那案件将会有重大突破。

王布犁心中盘算着要不要让老朱出动一下检校,可检校这个身份,又不能让王布犁当众挑明,只能暗戳戳的说。

可是等进了大殿后,王布犁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中书省以胡惟庸为代表的一众官员,再加上徐达为代表的大都督府官员。

朱元璋高坐在皇帝宝座上,太子朱标以及老四朱棣分别坐落在御阶下。

娘的。

这是什么局面。

王布犁一进大殿,朱棣立马眼睛就直了。

好妹夫。

你可真是咱的好妹夫。

他恨不得上去质问,可碍于他爹的命令,又不敢,只能梗着脖子盯着王布犁。

王布犁行礼过后,就听见胡惟庸给他解释了一遭。

如今朝廷军屯遇到困难了,十分缺牛。

燕王殿下出了个好主意,那就是周遭谁有牛就去抢谁的牛,回来发给边军用来耕种。

问题是刚刚从西北平叛回来,大明不能师出无名再次攻打。

所以朝廷既想要牛,也不想师出无名,你小子给想个办法。

总之,咱们是既要又要的打算!

“此战宁河王在西北名声大噪,他班师身故的消息还没传到西北,派人去西北传播一下这个消息就可。”

王布犁从容的坐在圆凳上:“那些番人自然会认为这是大明去追杀他们的惩罚,定然会有人趁机作乱。

我们主动点燃导火索,总比被动的接受他们过阵子养精蓄锐之后再突袭我大明,要好上许多。

番人记吃不记打,定然不会轻易臣服,就得狠狠的收拾他们几次才行。”

“善。”

朱元璋很喜欢王布犁这个操作。

大明并没有搞什么骚操作,只是把宁河王身死的消息传播过去,总比他们被动知道强上许多。

如此一来,就能缴获更多的牛羊,用来填补边军的生产。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明边军慢慢安稳下来,不至于总是出现逃兵事件。

大明史官在一旁记载。

洪武十年,帝问计于群臣,屯军耕种缺牛之事,众皆不知。

唯有皇四子燕王大吼,吾有一计,计若成则能改大明缺牛之状。

众人闻听此言,皆是称善。

吾大明出兵向来师出有名,群臣皆无法。

帝见群臣无主,速召嫡长女婿王布犁进宫商议此事。

布犁言番人皆记吃不记打,只需把宁河王班师病逝消息主动告知他们即可。

帝曰善,皆从之。

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朱元璋安排沐英去做这件事。

反正大军班师,也留了不少人在陕西等地。

准备一二再继续出兵,那也不耽误。

徐达是觉得王布犁这小子天生适合干“吹捧”的脏活去。

本来没什么关联的事情,硬生生让他给强行联系在一起。

西北番人那些不找脑子的,迟早都得被他给玩死。

纵然是史官在一旁记录,那也说不出王布犁一句不好的话来。

因为他说的都是实话。

除非大明接下来打了败仗。

史官才会大书特书一番,最后再把锅分给王布犁一些。

就如同邓愈这次出征,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又是扩地又是俘获许多,可史官也就是不足三行话就完事了。

至于朱棣也觉()

得王布犁这主意是真的好。

娘的。

不愧是咱的军师,他想半天都没想出来的主意。

一下子就让他给破解了。

丝毫没有什么压力。

不过咱还是有些怪他吃独食。

不知道叫好兄弟也去见见世面!

这个议题过后,众人继续说着屯田的事。

有关屯田的事情,王布犁也是坐在一旁听着。

奇了怪了。

朱元璋他竟然会在这里,反思有关屯田制度的不合理处。

王布犁偷偷瞥了坐在高台上的朱元璋,这老小子别他妈的是被什么人夺舍了吧?

再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