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顺把岳华峰送回府宅后,带着张志伟直奔城外的窑炉厂。
到那里时,宋二和那几名盐场的民夫已经把石灰石、石膏、粘土和木炭买来了,窑炉作坊也已经备好了一座空炉。
李天顺指挥这些民夫将一车车石灰石、粘土、石膏卸到作坊的空地上。
又让窑场的工匠将石灰石和木炭砸成小块,分别堆放在一起。
工匠们不知道李大帅这是要干什么,又不敢问,反正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就是。
张志伟也看得一头雾水,直到李天顺让工匠把凿碎的石灰石、木炭混着黏土放在磨盘上研磨,他终于忍不住了,问道:
“我说大帅,你这是干什么?”
李天顺告诉他:“我要做水泥。”
“水泥是什么?”张志伟又问。
李天顺笑了笑道:“是一种经过高温烧制出来的建筑材料,我要用它解决大家吃盐的问题。”
张志伟眨眨眼,虽然有很多问题还想问,却不知道从何问起,只能看着李天顺让人把磨成粉的东西收集在一起。
就见李天顺拿着水桶往里面倒水,还用一根棍子搅拌着,直到把这些粉状物搅拌在一起,又让人将其放进窑里。
随着李天顺道了句:“封窑,烧。”
窑场的工匠们将窑洞点燃。
张志伟挠挠头道:“大帅,你把这一堆废土送进窑里就能做出什么水泥来?”
李天顺点点头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然后盯着高温走到窑前观察火候。窑里的温度肯定能达到一千度以上,远高于烧制石灰或砖的温度。
李天顺记得上化学课时老师曾说过,在高温下碳酸钙会分解为氧化钙,并与氧化硅反应,最终成为硅酸盐水泥。
不过时间要久些,至少需要两个小时。
趁着等待的功夫,李天顺把盐场的几个民夫都叫过来,让人取来纸笔,在纸上画着什么。
画完后开始对这几个民夫讲解:“你们看,这是几个长十丈,宽十丈,深三尺的方坑。
你们回去后,在海滩上找一处平缓的地方,照着这张图先挖十个这样的坑,中间相隔一丈。
池边宽近一丈米,高出盐池水面一尺左右,呈缓坡状,池底池边都要碾压得硬硬实实。
坑与坑之间要留有通道,保证海水可以通过出入水口进入或排出晒盐池。”
这些民夫多不识字,要是李天顺画个别的图他们还真看不懂,可听李天顺这么一说就全明白了。
那名年纪较大的民夫道:“大帅,您这是要让我们建大盐池?”
“聪明。”李天顺道。
民夫道:“可是大帅,您的这个想法其实我们以前就想过,只是这样挖出来的大坑,根本就经不住海水泡,别说是晒盐了,海水一冲就全塌了。”
旁边的另一个民夫也道:“是啊,当时我们还用了不少石灰砂浆往池子里抹,可依然阻止不了海水透过来。”
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是局限于材料技术没有改良……李天顺笑道:“那是你们用的是石灰砂浆,等窑里的水泥做出来后,我们就用它将坑抹平,海水进不来了。”
直到这时,这些民夫和张志伟才知道水泥是干这个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