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1章 光头男尸和财主吵架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各朝古人很是认可县令的做法。

张百万的解释看起来并无破绽,似乎并未说谎。

而小村庄突然出现的尸体,才是县令应该优先处理的案件。

然而,朱瞻基却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爷爷,我觉得这张百万不太对劲。”

“若是他真的遭遇了盗尸谋财,那他为何不一早报官呢?”

“而不是等着姚半城发现尸体没了之后,两人因争执而闹得不可开交时才选择报官。”

朱棣赞同地点点头,他同样觉得张百万的行为有些蹊跷。

而且两人皆是财主,不缺钱财,张百万应该也不会为了骗彩礼而制造如此事端。

难道,张百万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不成?

再者,还有这具神秘的光头男尸与张百万之间,又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

于是,朱棣朝天幕努努嘴,示意朱瞻基继续看下去。

......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前往验尸的仵作终于传回了报告。】

【报告说死者的脖子上有明显的刀伤,应该是被人砍死的。此外,死者头上还留有戒疤,这表明死者很可能是一名和尚。】

【但奇怪的是,死者身上并未穿着僧袍,而是寻常百姓家的青衣。并且青衣口袋里除了几粒黄豆外,并无任何钱财。】

......

宋慈从堆积如山的卷宗中抬起头,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

这名仵作做的不错,从尸体中找到了诸多线索。

南宋官府历来重视证据的收集,以确保探明案件真相。

人命之案,须查获凶器;凶手定罪,须查获尸体;尸体检验,须查验到致命伤,否则不易结案,便为疑案。

他编纂《洗冤集录》,在书中多次强调检验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告诫后世仵作必须以查找证据为目的,且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

看来后世仵作,有认真研读他的《洗冤集录》。

仵作的工作已经完成,那县令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寻找凶器、确认死者身份。

除此之外,案件还有诸多疑点。

若是死者身份真的是和尚,那死者为何要穿青衣?

这件青衣是死者的?还是他人的?

青衣中没有发现钱财,这是否是一起谋财害命的案件?

青衣口袋里的黄豆,又会不会是一条线索?

等等等等,都需要县令去一一查证。

宋慈坐直了身体,想看看后世的县令到底会如何查明案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