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私奔,偷情,真相很是炸裂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 私奔,偷情,真相很是炸裂

洪武年间。

朱元璋面色铁青,怒目圆睁。

他最是不喜这种恶吏!

他们混淆黑白,欺瞒上级,欺压百姓!

这些官吏,为了自己的政绩和利益,全然不顾案件的真相,无视百姓的冤屈和清白。

若洪武年间有这种恶吏,他必定要将这个恶吏剥皮萱草,以儆效尤!

若是杨崇民将案件上报知府,知府若是看不出来这个案件的问题,这个知府的乌纱帽也将不保!

......

李世民的神色稍显凝重。

在贞观年间,如此草率的决策是绝不允许的。

对于死刑案件,他制定了“三复奏”制度,在死刑案件的审理上慎之又慎,就是为了避免冤假错案。

一旦有死罪案件上报,即便是皇帝亲自下令立即执行,也必须经过三次重复的审议和批准,才可以执行。

在判处死刑时,他也会召集中书、门下两省五品以上官员及尚书一起商议,慎重决断。

对于即将行刑的犯人,更是在死前一天允许复奏两次,执行死刑当日仍可复奏一次,以确保不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错杀无辜。

若他看到知府呈上来的卷宗,必然会发现其中的疏漏与疑点。

此案疑点重重,所有证词皆出自张百万一人之口。

而张百万女儿的遗体尚未寻得,杨县令便匆忙给莫老实定罪。

杀死和尚的凶器,也尚未寻到。

张百万证词反复,其女是否真的遇害都尚存疑问。

人证存疑,物证缺乏,绝不能如此轻率地定下一个老实人的罪责。

想到这里,李世民眉头皱起,开口道:

“诸位爱卿,朕有一个提议。”

“不如,将行刑前的“三复奏”制度更改为“五复奏”。”

“对于判处死刑的犯人,中央部门应在两天内进行五次复议,各州也应至少进行三次复议。”

“当然,对于犯下“十恶”中殴打、谋杀、打死三服以内亲属的恶逆罪之人,由于其罪行严重,只需进行一次复议即可。”

此言一出,朝堂上响起了一阵整齐的“陛下英明”之声。

......

【此时,一位名叫曹文煌的人来到了县衙,为莫老实鸣不平。】

【他带来的消息让在场众人瞠目结舌,张百万的女儿并没有死,而是和他私奔了。】

【并且他知道和尚死亡的真相,并能证明这起事件与莫老实毫无关联。】

【县令杨崇民一听傻眼了,他赶紧差人将张百万传唤至县衙,与曹文煌当面对质。】

【张百万一见到曹文煌,脸色骤变,急忙否认认识此人,声称不认识他。】

【杨崇民一眼便看出张百万在撒谎,心中怒火中烧,心想若不是张百万一直撒谎,哪里会引出这么多麻烦事来?】

【于是杨崇民又准备动刑了。】

......

各朝古人纷纷感到无语和无奈。

先前张百万的证词荒谬至极,描述女儿“诈尸”并自行逃离。

如此离奇的说法,杨县令其实看出来张百万撒谎了,只是为了迅速结案,就对莫老实屈打成招。

如今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县令杨崇民才不得不正视张百万的谎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