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进 齐家治国
这朝南的正房是三开间,周进的卧室位于东边,中间是一个客厅,西边是一个书房。客厅除了桌子就是椅子,没有有用的线索。书房朝南中央有一个大书桌,书桌后一个巨大书架,西墙是贴墙的柜子,东边有一盆景。书桌左前方是一个插满画轴的画瓶。书房中,周进了很长时间,才在一个箱子里找到了几页个人笔记草稿。
周进费了约摸半小时才将这不到八百字的信的意思琢磨清楚。信里的其他内容不外乎孙加布的见闻记录
祭文中说周进比李渝长两岁,而这一篇是第十次,那么算下来,李渝今年就是十九岁,有可能就是那位李姑娘了。那么周进就是二十一岁。周进知道古时由于死为率较高,通常十五六岁就结婚了,可这两人都二十左右的人了,却还没正式结婚,令人费解。
李渝听后,也不做疑问,问道:“我想,今日你落水,还是休息几日,明日你别去书院了。”
周进听她这么问,心想,对啊,这是个大户人家,怎么会没准备早点。心里计较了一番,脸上淡定的说道:“我当时没注意,被同学一窝蜂抢了。”周进心想,你总不会去问人,是不是把她准备的早点抢了吧。
周进摸了摸肚子说道:“饱了,还有点撑了,从早到现在都没吃东西,真是饿了。”
周进打着哈哈,笑道:“回来啦。回来了。”
次日,周进在准备好后,准备去书院。可刚走到门口,一辆马车急驶过来,车上坐着一个穿玄色长衫的中年男人。周进旁边的周通,在看到玄色衣服中年人时,已经迎了过去,问候道:“二管家,您怎么来了?”
这时一位四十多岁穿团领金色长袍的男人从里面钻了出来,看了看周进问道:“老四,昨日周通传信说你落入井中,所以我就赶了过来,你现在是否感到不适。”
周进想了半天,没找出好办法,那只有多读古书,让自己陷进去,自然就会受到熏陶。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周进心想,不去书院呆在家里,和这些十分熟悉的人接触,早晚漏馅,而同学毕竟有个交往的度,可以端着,可以敬而远之,比人也只是以为你中邪了,脑子不正常。如果你没做出奇怪举动,他们也只会围观,而不会找你麻烦。家里人看你不正常,那就会关心,然后就找来神婆来折腾你。
旁边的二管家则催道:“少爷,快回房吧,夫人还等着呢。”
周进说道:“明日还是得去,就当洗了过冷水澡,不需要休息。”
李渝离去后,周进休息了一会儿,又想起了一个事情,就是语言问题。不是方言,因为周进母亲是九江人,周进能够说九江等地方言。但是他毕竟是现代人,而原来那个周进可是古时读书人,话语中必定很多之乎者也。
周进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这一看就到了晚饭时候才结束。
周进刚刚还想着和两个漂亮丫头好好玩耍玩耍呢,此时就被关住了。心想既来之则安之,正好看看这屋内还有没有其他关于自己的信息,因此也不吵不闹,扔下一句:“你关吧,我安心看我的书。”就进了书房,
找出来的这封信,落款人叫孙加布,看抬头称呼,周进知道了自己字是仁达。费了番功夫,周进终于明白了这封信的大意。
祭文没有其他有用信息,周进只好继续琢磨那些作文,想了解一下此人的性格状况,以便能推出他行为特征。
周进答道:“父亲,我现在很好。”
周进又拿起几篇笔记读起来,从行文来看,这原周进是一位典型的明朝读书人。他们胸有大志,高傲,观点激进,却无大能。
李渝将餐盘放到窗边官帽椅子旁边的方桌上,说道:“嗯,我刚刚熬的明笋肚片粥,你先吃了。”
这下周进抓瞎了,心想我居然单独一个院子,这周府得多大,该往哪去?周进乘着作揖的时候偷瞄了一下四周,终于在正方两边看到了角门。
李渝心想我不是给你准备早点了吗,难道没吃:“早点你没吃?”
李渝已经吃过午饭,所以拒绝了。周进便不再客气,不一会儿整灌粥被他吃下。由于撑得慌,只好挺着身子,靠在椅背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