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章 晚唐标志甘露之变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 晚唐标志·甘露之变

天幕上。

李昂一脸灰败之色的坐在席榻上。

“贤卿,你看朕可以和哪位君主相比?”

与之对面而坐的大臣慌忙起身回道:

“陛下乃尧、舜之君。”

李昂看着他,摇头失笑:

“朕哪敢和尧舜比……之所以问你,是因为朕想知道,朕比之周赧王、汉献帝如何?”

……

大唐。

正在热火朝天讨论不止的大殿突然陷入一片死寂。

周赧王?汉献帝?

这都是亡国之君啊!

李世民眼中略有几分茫然。

怎么突然就这样了?

这是漏了什么了?

大唐突然就亡了?

……

天幕上。

大臣忙不迭跪地叩首,颤抖声音道:

“赧王献帝皆是亡国之君!绝不能和陛下相提并论!”

李昂哈哈一笑,嘴角上扬起一抹讥讽。

声音中弥漫着难以言表的沧桑。

“赧王与献帝只不过是受制于诸侯,朕却是受制于家奴!”

“照此说来,朕甚至比他们还不如……”

……

【唐文宗虽锐意进取,为了朝政宵衣旰食,但要恢复大唐帝国原有的万千气象,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朝廷内部的党争。】

【藩镇割据问题本在宪宗朝已经基本解决,虽然有些藩镇是表面归顺,但总体还是保持了统一和稳定的局面。】

【但到了穆、敬二朝,因为皇帝的无能,藩镇问题又死灰复燃已经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

【对于这种态势,唐文宗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之道,于是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尽量将全国的政局稳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而此时历史上著名的“牛李党争”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唐文宗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陆续将这两派的官员调离中央,减少两党发生冲突的几率。】

【虽不是万全之策,但一时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稳住了藩镇和朋党之争后,唐文宗则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便是多少年来也没能解决的宦官专权问题。】

……

炎汉·桓帝时期

刘志都不用看后面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抱着五六岁的刘备,慢慢说道:

“玄德啊,你要记住。”

“君王与宦官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微妙的。”

“宦官们因为常在君王左右,对皇帝的脾气喜好都了如指掌,所以更能够取得皇帝的信任。”

“这种情况,在一些自主能力不强,遇事没有主见的皇帝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顿了顿,刘志补上一句。

“就像刘宏一般。”

年岁尚小的小刘备点了点头。

刘志看着还有些懵懂的小刘备眼神复杂,随即看向天幕继续道:

“除此之外,用宦官来分担一些权力对皇帝来说也不失为控制朝局,平衡大臣们的一个好办法。”

“这些宦官的人生本就没有依托,所以对自己不会抱有二心,更不会对自己构成什么威胁。”

“而且相对于那些足智多谋、能说会道的大臣们,宦官们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倘若真有什么擅权之事,自己的家奴也比较容易处理。”

“唯有一点,不能放任他们掌控军权。”

“记住了吗?”

小刘备看了看带着几分期盼之色的刘志,点了点头,童声稚嫩道:

“阿父,孩儿记住了。”

刘志看着板着小脸一脸认真之色的刘备满怀欣慰。

天幕赐的生子丹他没用。

他不敢赌,不敢赌他生出来的那个孩子会不会步灵帝后尘。

与其赌個大的不用过继刘备为子。

这孩子仁厚大义,就是眼界不算高。

好好培养一番未必不能成为世祖那般的人物。

刘志看向天幕,眼中冒着一团名为野心的火焰。

什么魏晋南北朝隋唐英雄世……

朕要让大汉,万年长青!

……

【公元831年,唐文宗与宰相宋申锡合谋行事诛除王守澄等为首的宦官,因谋泄失败,宋申锡被贬死,株连者数十人。】

【其后文宗又与廷臣李训、郑注连络,准备发动政变,欲使自己脱离宦官的控制。】

【公元835年十月,唐文宗以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内外呼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