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0.第309章 大才入彀  金钱玩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由女神像、洛克菲勒中心、帝国大厦、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布鲁克林大桥。中午带我去吃了几十斤重的美洲螯龙虾,晚上吃墨西哥料理,很辣,我吃不太惯。”

“辣椒以前民间叫番椒,文献记载中称为海椒,一个番字就说明辣椒是番邦来物,这个番邦说的就是墨西哥。墨西哥是辣椒的原产地,墨西哥菜当然会很辣。”

说到辣椒和墨西哥,冼耀文恍惚了一下,脑子里冒出一款与墨西哥沾边的小吃火辣奇多,也想到了开发这款小吃的企业百事公司。

之所以引起他天马行空的遐想,应该与他明天要见一个百事公司的推销员有关。

“老爷,你去过墨西哥吗?”

“没去过,你问这个做什么?想去?”

“好奇,也想去。”

冼耀文在费宝树的背上拍了拍,“这次没时间去,等你把女儿接到香港,你带着她们来美国进行一次游学之旅,去几所好大学走一走看一看,她们喜欢哪所大学,就可以作为自己负笈求学的目标地。顺便呢,你们也可以去墨西哥转一转。”

费宝树将头枕在冼耀文的肩上,呢喃道:“谢谢老爷。”

“用嘴谢?”冼耀文坏笑道。

费宝树忽然脸上发烫,扭捏两下,起身,蹲了下去……

夜!

多云转雷阵雨,22.2的小范围发生了七级地震。

正午。

泰国东北柯叻。

柯叻全称为纳空叻差是玛,意为狮子城。它是泰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泰国东北的门户和女英雄之城。

在泰拳界,柯叻和南部的有猜耶均享有拳城之美誉。

戚龙刀早就定下泰国之行,却因琐事耽搁,直到现在才真正成行。

从曼谷到柯叻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不得不令戚龙刀感叹泰国拳风之兴盛,随意到一地,都可以见到聚而练拳之所,十来岁的小娃儿就能将拳肘腿舞得虎虎生风,寸余粗的木棒轻松劈踢断,十分生猛。

在感叹泰拳刚猛之余,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拳手练拳猛则猛矣,却只见刚不见柔,拳手通过击打由软而硬不断升级的物体,让身体的某些部位骨头崩裂重生、肌肉形成角质,这几乎所有格斗技都有、大差不差的训练之法外,却不见有任何养身之法。

生于武术世家,祖上多出一地名医的他,可以想象到泰国拳手进入中年后的惨状,积年累月留下的暗伤,届时都会跳出来讨个公道——萨瓦迪卡,老子伤了不给医,还要带伤出工,现在老子残了,就说赔不赔吧,不赔?老子疼死你个龟儿子。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暗伤早晚会跳出来索命。

穷文富武,家贫者就该学文,以期有朝一日考上功名,不该盲人摸象擅入武道,只一味向身体索取,却从不给与补偿,有违等价交换之天道,不遭反噬是不可能的。

一武半医,格斗之真谛是以最直接、最有效、最省力的方式杀死敌人,对人体骨骼、经脉、五脏之薄弱,需知之甚详,训练是为了让己之坚硬攻击彼之薄弱的技巧掌握得炉火纯青,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敌不死己必亡。

一武半医,因训练而精血消耗、身体损伤,自己需懂得进行食补或抓药调理,需家资丰厚,买得起珍贵食材和罕见药材,这就是贫者不武的原因,不说药材,光是吃,家无百亩良田不可供。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关于泰拳的起源有诸多种说法,有人说出自少林的单手碎砖,还有以肘击断木板的最基本的套路加以改良。

也有人说出自云南,因泰国的祖先泰族曾生活在云南南诏国,()

也就是后来的大理,直至元灭大理,泰族人便陆续南移至现今泰国北陲之地,并逐步沿湄公河顺流而下,至公元1275年,汇合成一个强悍的民族,定都素可泰,建立了暹罗王国。

从泰国历史变迁上,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然而就较为可靠的史料而言,18世纪大城王朝时的乃克侬东应为泰拳的祖师爷。

乃克侬东在缅甸军攻破大城时被俘虏为奴隶,而在一次庆典中缅甸国王安排缅甸拳师与其比武较量,结果他竟然连续打胜九人,到了第十人则不敢上场跟他比拳,连缅甸国王也不由得赞叹:“泰拳师武艺非凡,苟非其君王庸弱,彼辈当可免丧邦之痛。”

因而威镇缅甸,为泰拳的历史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泰拳自成为一门独立拳种以来,它就走了一条邪道,既不是为了战场杀敌而存在,也不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目的明确地为了在台上角斗。

泰族立国后,战事连年不断,频受四周强邻的侵扰,因此,历朝皇帝都崇尚武力,以巩固其王朝统治和对付频生的内争外患。古代暹罗君王大都亲临战场,领兵杀敌,因此,不少王侯本身就是“奔南拳”高手。士兵们在战场上远距离作战时使用刀枪剑矢,近距离搏斗时则以拳肘膝脚作为进攻武器。

有关泰族人习拳练武的最早记载,可见诸《北方纪年史》,这是记述泰族进入中南半岛后,由素可泰王朝至大城王朝的早期典籍。据载,当时在军中已有拳斗的活动,作为休战期间侯王们的消遣娱乐。

拳赛虽然没有成为职业比赛,但诸侯们已有豢养武士角斗,以取悦君王的风气。随着宫迁拳师与退役士兵返乡,拳斗技能逐渐传入民间。据史籍所记载,大城皇朝初期颁布的法律,已有豁免在拳斗中杀伤对手者治罪的条例。

到了大城皇朝鼎盛时期(公元1350年),拳斗之风日益盛行,遍及全国。泰族人逐渐领悟到拳术可以养家糊口,乃至发家致富,故习武之风甚烈,不但成人好武,而且泰族儿童也能挥拳踢腿,习练拳艺。拳术已发展成民间的时尚娱乐活动。

公元1411年间,清迈王驾崩,两太子为争夺皇位相持不下,最后决定各选派一名武师作为代表进行比武决胜,规定搏斗到一方流血为止。经过几小时的剧烈格斗,结果南方武师因脚伤流血而败,北方武师取得胜利。这是泰国历史上首次拳赛的记载。

到了乃克侬东时期,泰***队战力不行,奔南拳不兴,泰拳却在民间大兴,大事有纷争,各请一名拳师上台较技,哪方赢了,哪方就有理;有喜事,请几个拳师助助兴;有丧事,请拳师打一场去去晦气;国有外宾,拳师打一场扬扬国威。

凡是比斗,总有输赢,也就有了对赌的条件,拳师相斗,博取彩金,与斗鸡、斗狗同寓一纲目,从一个较高的维度去看,泰拳属于一种赌博,泰拳手是一种赌博高消耗道具,如骰子、扑克。

泰拳手有将自己当成扑克牌的觉悟,泰拳传承多年,泰拳手只有少数壮年时死于擂台格斗,多数还是死于进入中年就开始的病痛折磨,可谓晚景凄凉,但是一代又一代,泰国的男人还是对练泰拳趋之若鹜,没辙,生存问题面前,他们没有过多的选择,不打泰拳,他们熬不到晚景,少年时就得穷死饿死。

虽说近几十年泰国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善许多,打泰拳之外,也有不少谋生手段可供选择,根本不愁填不饱肚子,但是,泰拳也一直在变化,自西洋拳传入泰国,其比赛的形式和技术逐渐被泰拳采纳并应用,尤其在国柱擂台初期,泰北腿王乃彭踢死高棉拳师后,为了安全,戴套式泰拳比赛开始采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缠麻式拳赛,比赛回合也陆续减少到五局。

1937年4月1日,泰国政府教育署体育厅首次颁布了泰拳竞赛规()

则。至此,全国擂台比赛的制度和形式,终告完善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泰国受到了战乱的影响,泰拳比赛也一度萧条不景气,数年间仅在内地佛寺盛会时偶有拳赛举行,大战一结束,叻喃隆拳场竣工,泰拳进入现代标准竞技。

各地拳师纷纷进京,为了名誉财富大显身手,使一度冷清的拳坛,空前活跃,不少著名泰拳手粉墨登场,靠着拳头打天下,将自己打进富贵阶层。

世间能成大事之路,沿途无不累累白骨,上路之人皆有不成舍身之觉悟,练泰拳者心知肚明自己是在拿青春健康换明天,这就减少了戚龙刀的心理负担。

在华裔宗师全成之子全仁的协助下,他开启了泰拳馆的拜访之旅,每路过一家泰拳馆,他就会上门拜访,用心观察当打之年和少年泰拳手,见到好手便以带薪练拳和未来康庄大道诱惑之,并辅以眼么前的实惠“安家费”,凡被招募之人,出发去香港之前,先发3000泰铢(20泰铢=1美元,折855港币)。

金元攻势下,他一路拿下不少泰拳好手,到柯叻又待了两日,已经凑足二十之数,他所带旅费也差不多告罄,于是,一个电话打到了冼耀文的客房。

已是七点,冼耀文却没出客房,正坐在椅子上,一边看报纸,一边收听电视节目。

电话声响,他接了起来。

“什么事?”

“二十个,钱花得差不多了。”

“是好手吗?”

“都是好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