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6章 扬子汽车  2003:从外贸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6章 扬子汽车

开会,开会,开不完的会。

股改就是各式各样的会议,跟不同的人开会,檀老板最近会议开得都有些头疼了。

哪怕是当了两辈子老板,檀锦程都不怎么喜欢开会,会议太多难免就会陷入形式主义,不过本次股改的会议却都是有必要的。

要聘请中介机构,律师,审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等等等。

闪驰科技的股份制改革,吸引了众多知名中介机构的关注,作为国内目前产销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动车企业,闪驰科技的股改很明显是奔着上市去的。

谁都想在一家龙头企业的上市过程当中分一杯羹。

不提檀锦程本人,只论品牌,闪驰现在有多风光看看芯日就知道了。

在闪驰之前,最先实行品牌化运营之一的芯日是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动车企业,投入快产出高,并且这玩意儿根本不愁卖,一个任期之内完全能够收割政绩。

顺带着还能解决大规模就业的问题,这又是一项非常好看的政绩。

引进项目不用担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地方zf的相关负责人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项目,张从训去哪儿都是座上宾。

比起芯日,更年轻发展速度更快,又受到了北仓区全力支持的闪驰要更受欢迎。

对于某些地方而言,不用建设什么产业基地,随便在当地建个年产能在10万到20万辆左右的工厂,就足够了。

投资一家年产能10万到20万辆左右的电动车工厂,不需要多少钱,建设周期也非常短,真就是把檀老板哄开心了,手指头漏一点儿就够一个招商指标了。

还是不错的那种。

近期由于橙子科技的上市,本来就风限无光的檀锦程,又因为将旗下核心子公司闪驰科技的改制问题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家公司在排队上市,一家公司在改制,又成立了新的汽车公司,看样子檀老板是真的想尽一切办法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搞钱造车啊,这是拼了啊。”

“闪驰科技不是还达不到上市标准吗?这时候就开始改制了,这是想满三周年就直接上市啊,檀老板还真是心急。”

“好希望中介机构快点进场,这样的话就能看到闪驰科技的财务全貌了,看看他去年到底卖了多少辆电动车。”

投资机构对于闪驰科技或者说整个电动车行业都比较感兴趣,但没办法,目前电动车行业没有一家公司上市,财报根本就不透明。

数据多多少少都有些水分,不过能给你看看就不错了,如果想要全面了解只能大价钱自己去调查,并且数据还不一定准确。

但是这次审计过程当中,就能很全面的知道这些具体的财务数据了。

通过头部企业的真实数据,能够看出整個行业的数据变化,对于投资闪驰科技以外的企业都非常有利。

檀老板在家里的搞着闪驰科技的改制问题,而黄鸣又一次去了湘城,与他一起的还有北仓城投的考察团队,北仓城投为了此次的收购成功,可谓是下了血本了。

打着考察投资的名义,成立了一个由谢俊鸿带领的团队,去的也不仅仅是湘城,还有临近的鄂皖两省,这两个省份都有长风集团的整车制造基地。

黄鸣就混在这个考察团队当中。

一行人先到的是滁州整车基地,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才知道企业的实力以及状况究竟如何,滁州工厂是扬子皮卡的生产基地,是长风集团于2005年收购成立的。

皖高官风扬子汽车公司由长风集团,新华联以及扬子汽车共同占股,其中长风集团占股55%,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你们是怎么定下收购长风集团的,只能说眼光真的不错啊。”

酒店里,谢鸿俊看着考察团队的收集到的资料,又一次感叹起来了,自从获知檀锦程的蛇吞象计划之后,谢俊鸿发现自己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皖省在我们汽车工业史上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做起来没做起来的品牌大大小小的都曾经红极一时,扬子皮卡就是其中之一。

扬子皮卡的规模并不大,整个公司也就500来号人,不过其中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超高达135名,拥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员工超过4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