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9章 真男人,从不回头看黑板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9章 真男人,从不回头看黑板

一直在奋笔疾书的高振东合上纸笔,清了清嗓子,先定了个调子:“总体来说,我认为向总他们的加速试验方法没有问题。”

定调子这种事情,不是在相关事务上够身份的人,那是定不了的,因为没人在意,说得再多也只能是个人意见,反之,就算是个人意见,那也能是一种调子。

所有人心里都是一喜,毕竟总体上,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疑虑,但是都还是希望能提早推广尿素工业化生产的。哪怕提前一季稻子,那就是多少粮食啊。

所以高振东这落地有声的话一说,所有人心里都是一阵轻松,有权威的人发话了,那就有希望了。

高振东先说材料本身的情况:“对于这个材料,我作为研究人,心里是有数的,其性能随着腐蚀的耗损速度是基本呈线性的,在可控范围内,不存在性能急剧劣化的情况,因此其总体寿命是可以预测的。”

有了高振东这句话,大家就放下了一半的心。

“不论是理论、金相,还是实测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

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材料或者系统,存在突变点,也就是当性能或者某一项特性参数损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某些特性参数会有断崖式的下跌或剧烈变化。

这种就比较难办,因为突变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高振东先明确了这点,给大家吃下了第一個定心丸,然后才说起了自己的第二个观点,这个观点就比较抽象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它还不存在。

“另外,对于向总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我也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基本是可靠的,只要设计、制造、施工各方面不出问题的话。”

这话就说得比较玄了,所有人都好奇高振东是怎么分析,得出这个结论的,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化学研究所的胡所和向总本人。

我们自己手握数据,都没法分析出来,你是怎么分析的?

不过这个话,谁都没有说,还是那个原因,他是尿素钢的研究者,也许他手上还掌握着别人不知道的技术和秘密呢。

高振东用来分析的技术,的确是别人不知道的,不过和尿素钢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而是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的。

“刚才趁大家在发言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常用的分析方法,根据向总他们报告中的数据,建模分析过整套生产线的腐蚀寿命,结论是完全符合要求。”

所有人听见他的话,肃然起敬,建模分析啊

别说那个年代了,就算是到了高振东前世那个时候,一旦说到数学建模分析,大家第一反应,仍然是:“我艹,这个高级。”

在理工科范围内,数学天然就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这个没办法。

不过还是有人有些疑虑,这个人不是别人,恰好是向总自己。

因为他对自己报告中的数据最清楚,他非常明白,报告中的数据量想要支撑一个模型,并达到可以分析和预测的地步,是远远不够的。

他也渴望能加快尿素工业化生产的步伐,但是如果要以高振东的信誉为代价的话,他觉得还是不合适,高主任牺牲太大了。

所以他非常委婉的道:“高主任,因为时间短,我们的数据不太多,并且没有太好的规律性。”

他也没说高振东算得不对,而是把原因主动归咎到了时间紧数据质量不是很好上面。

高振东明白他的意思,笑道:“这个方法比较特殊,对于数据的量没有太高的要求,我叫它灰色系统理论。”

此话一出,四座皆惊。

高振东这个话实在是太过惊人了,完全颠覆了现有的理论和直觉。

这倒不是其他人没见识,而是高振东这个话,实在是太过超前。

和灰色系统理论有那么一点点像的控制论,应该可以追溯到模糊控制理论,但是模糊控制理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是在1965年。

也就是说,能让人理解的、有一点点相似度的理论,都还有好几年才会出现,更别说灰色系统理论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才诞生于我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