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6章 水调歌头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平安见衡王抓着一张诗卷,激动得眼睛都要突出来,全身哆嗦的样子,不由好奇的凑了过去。

才看第一眼,只见一股豪气冲天的笔迹,扑面而来。

然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映入了眼帘。

一下,也和杨元庆一般的哆嗦了。

不过,他的文采和素养可是比杨元庆高多了。

毕竟,他是从千千万万学子中厮杀出来的。

而且,还是成坤十五年的探花郞,是那一届的人中翘楚。

他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然后,扯着脖子,高亢的吟唱起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见,随着张平安开口,整个四五千人的红楼里,鸦雀无声。

一个个全都扯着脖子,瞧着张平安高亢吟唱的样子。

王夫之更是在张平安开口唱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第一句,就将手中的诗卷如丢稻草一般,丢在评委桌上。

挤到了衡王身边。

一瞧那有几分熟悉的字,就浑身哆嗦起来。

然后,再瞄了瞄水调歌头之下的签名:孙山。

就心踏实得很,孙山能有此等惊人的才华,将来在科举和官场上的前途,那也是妥妥的了!

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在听完张平安吟唱完全篇,得知孙山所写之后,基本上的心态。

”好!太好了!非常非常好!”

等到张平安在反复吟唱完两遍之后,王夫之终于忍不住,第一个拼命的喝彩叫好起来。

一时间激动得,像个乡间老头般,只会用这最朴实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随着王夫之的叫好声,整个红楼里疯狂起来。

一个个像打了鸡血般,向着拿着诗卷的衡王爷,向着水调歌头的作者孙山,挤去。

王宝玉和曾国蕃,望着刚才还热热闹闹为自己诗作争辩的崇拜者,此刻,如弃垃圾的冲向孙山。

望着纵使在千百人群当中,依然鹤立鸡群的孙山,再念叼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股苦涩的酸楚,泛滥成灾。

你特么也太能写了!

这特么一比较,自己自以为也能在大隋帝国留下英名的诗篇,就成了笑话。

他们也是读书之人,也在科举和书海里浸泡了十几载,只听了孙山的第一句。

就知道自己完了!

今天,注定是个陪着唱戏的。

不过曾国蕃的反应非常的快,立马用力的挤到孙山身边,一脸崇拜的抓着孙山的手,像望着偶像一般的吼道:“孙山,你就是我偶像,你这首词,肯定千古流芳,今日我曾国蕃能与你进行诗词切磋,是我曾某一生最畅快的幸事!”

这话,让一大帮也在现场作诗的学子才子们,跟着叫喊起来。

不过,有些人是真心实意的。

有些人是见孙山立马要扬名全帝国,不得不附随马后。

等到声音小了点后,曾国蕃抓着孙山的手,高举了起来,左右环顾高亢的喊道:“今天的冠军是孙山,大家同不同意?”

“同意!同意!必须是冠军!”

然后,在全场人的兴奋声中,曾国蕃再次高叫着:“那么,我们有请孙山在那面墙上将这首水调歌头,写出来好吗?也让我们衡州的全城百姓,可以亲眼目睹孙山的文采和书法!”

“好!好!孙公子,你写吧,我们都等着看呢!”

孙山的心情没那么的激动。

毕竟在提笔的时候,他早已想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开什么玩笑,整个华夏文明最璀璨的艺术瑰宝,这首千万年之后,依然世人崇拜的水调歌头。

如果在这个以读书和写诗,为人生最高追求的世界,还不疯狂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