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穿越循环  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铁轨上一辆火箭撬车快速驶过, “砰”的一声,座椅向上弹出,顶部的冲角撞碎舱盖玻璃, 火箭包增加二次向上推升的动力,弹射座椅到达半空中自动分离,降落伞打开, 载着假人飞行员晃晃悠悠的缓缓落下。

崔胜平激动的大声喊起来,“成了!成功了——”

廖杉看着远处慢慢落在地面上的降落伞,也是同样的心情激荡。

在胡俊明离开研究所后,她带着崔胜平、刘浩耀一起, 历时两个月,终于把新一版火箭式弹射座椅试验品做出来了。

廖杉小跑着朝火箭撬车跑去,刘浩耀和崔胜平去捡降落伞。

刚跑到火箭撬车旁边,离近了廖杉才发现, 模拟座舱的舱盖上还残留着并未完全击碎脱落的玻璃, 锋利的尖角在阳光下让人看着胆寒。

另一边,去捡伞的刘浩耀和崔胜平合作把降落伞拉起,露出下面的假人,两人俱是愣住。

只见假人头部整个像是被锐器割破, 半个稻草脑袋都被削没了,看上去惊悚又恐怖。

廖杉见两人久久未动,便也小跑着过来, 也看到了假人这幅“惨状”。

她深吸了一口气, “没事, 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们最起码试验成功了穿盖抛盖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就是这个冲角,咱们要再重新研究研究。”

研究所里, 王川泽在和蔡华共同解决飞机低空飞行的问题后,他又研究起别的内容。

王川泽上了三楼,军械组也在为了飞机挂弹研发着,试图将其威力增加。

“程德霖——”王川泽喊其中一人的名字。

程德霖放下手上的工作,走过来,疑惑的问,“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咋上来了?”

王川泽说,“我要导弹。”

米格-19飞机的资料程德霖也研究得了熟于心,他几乎想都没想,“挂不上,米格-19除了副油箱什么都挂不上,只有航炮,可以携带燃烧弓单。”

王川泽点点头,“我知道。”

程德霖刚想说,知道你还狮子大开口,上来就问他要导弹。

就听王川泽说,“米格-19挂不上导弹,我们的飞机要挂上。”

程德霖怔住。

“当年引进米格-19的时候一并引进了k-5m导弹,”王川泽有条不紊的说道,“你和军械组的同僚们解决导弹研发的事情,我和飞机组的同事们解决飞机挂弹问题。”

“你还真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尽管这样说着,程德霖眼中却燃起斗志,其实他老早就想研究导弹了,只是之前一直觉得用不上。

四楼,江文怡所在材料组还在研究飞机刹车片材料,试图研究出高性能碳化制动材料。

整个研究所上下齐心,全力为着突破技术难关而努力着。

米格-19飞机对地攻击性能其实并不算是十分卓越,飞机上只装备了三门30毫米的机炮,一门位于机头,两门位于机翼。

蔡华为了增加飞机速度和升限,建议将安装在机头的航炮调整为23毫米机炮,减轻负担。

“那么要加装导弹的话,最好能改动的就是机翼下的机炮挂架。”王川泽如此说着,又跑去找负责机翼部分的郑子昂协同工作。

郑子昂在机翼车间看到王川泽时下意识的头有点疼,是那种长期缺觉造成的头疼。

实在是前阵子研究飞机低空飞行性能时,王川泽拉着他反反复复调整、试验机翼后掠角的角度,熬太多夜了。

郑子昂听王川泽说要改动机翼下的机炮挂架,改成导弹挂架,他就已经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的艰苦了,“这可是个大工程,还牵扯到我们之前研究的低空飞行性能,当时我们就讨论过,如果左右机翼挂载不一样,容易发生自主滚转与偏航现象。”

王川泽点点头,“那就等设计调整好后再重新试验。老郑,导弹我们是一定要挂上的。”

郑子昂深吸了一口气,“行。”

艰苦就艰苦吧。

人这一生总要为着什么东西奋斗一把。

林为华在阶段性汇报组会上听到要挂导弹的事情,也很是赞同,“不过米格19采用的是主起落架舱后的机翼后缘设置挂梁,这个挂梁只能挂机炮,挂不上导弹的,你们现在有什么改造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