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0.第129章 李翰祥  1979黄金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您看能不能这样?”

“不要全景,只剪杨昱干的手部动作,一顿忙活,镜头再一转,枫花恋已经被吊了起来。”

剪辑室内,陈奇照例与老师傅友好沟通。

老师傅经过这些天的深入,对《太极》也有了解,确实感觉这种“快速凌厉”的风格更好看。

他姓傅,因为在外面接私活被厂里人举报了,导致入不了党。入不了党,某些职称啊、待遇啊就没了,老头心里恨着呢,看谁都不顺眼。

但他拿人手短,跟陈奇相处的还行,偶尔也聊聊天,慢慢竟然觉得同命相怜,因为都被小人举报嘛。

“可以这么剪,不过你们这个捆绑手法很奇特啊,在哪里学的?”

老师傅看着素材画面,枫花恋是个忍者,擅使飞爪、绳索之类,与杨昱干打斗,最后被用一种名为“绳艺”的方式给捆绑起来,吊在了房梁上。

这自然是陈奇的主意,他上辈子玩过,不是,看别人玩过……

“李文化导演弄的,我也不知道,就这么剪吧。”

他照常甩锅,俩人正研究着,忽有人从外面进来,道:“小陈,厂长让你去一趟。”

“哦好!”

陈奇站起身,出了剪辑室,直奔主楼,在楼下瞧见一辆小轿车停着,心中疑惑:谁来了?

…………

厂长办公室里,汪洋正在招待客人。

浓眉小眼,戴着黑框眼镜,皮肤黝黑,嘴巴很大,穿着一套体面的西装,打领带,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儒雅和狡诈这两种气质同时浸透在他身上。

他叫李翰祥,今年54岁了。

生在辽宁,长在京城,学画出身,47年去了香港杀入影坛,是开宗立派的人物,香港数一数二的大导演。

代表作《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倩女幽魂》《大军阀》《风月奇谭》《金瓶双艳》等等,成龙还在《金瓶双艳》里打酱油,讲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嘛,成龙演那个卖梨的郓哥。

这部片如实还原了“潘金莲倒挂葡萄架”的场景:金莲张开大腿被绑在葡萄架上,西门庆坐在对面瞄准,把提子扔进她嗯嗯里面……

关于李翰祥的辉煌不赘述了,只说他古典艺术造诣极高,对历史戏有强烈的追求,但在香港那种地方拍不出真正的历史戏。而且他卖身邵氏,邵氏都懂的,得挣钱啊。

李翰祥一好古典,二好风月。

为了迎合市场,他将二者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类型片:古典风月片。

香港在80年代后期才有了分级制度,那会才叫三级片,在此之前都叫风月片。所以古典风月片,说白了就是古装三级片。

李翰祥拍这玩意拍了好多年,直到1978年,他秘密北上探亲访友。

那会就来过北影厂,见过汪洋,大陆同行极力劝他回来拍戏,李翰祥也想拍点真正的古典电影,于是欣然同意。

最早选的是老舍《茶馆》,准备与北影厂合作,但考虑再三怕拍不好,然后又看上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但官方递话,说书里的某些人还活着呢,尚未盖棺定论,建议另选题材。

挑来挑去,李翰祥决定拍慈禧的这段历史,即后来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

去年已经定了,与长影厂合作,合同都签了。结果长影厂经费出问题,掏不出钱来,这边迟迟没有进展,邵氏那边又催他续约。

李翰祥也得挣钱糊口嘛,只得先回香港,继续为邵氏拍戏。

“老厂长好久不见,您还是那么硬朗!”

他一口流利的京城话,十分善谈,道:“这次荣宝斋(卖文房四宝的老字号店铺)30周年庆,各路贤达200余人齐聚一堂,我有幸也被邀请,这才再度北上,顺便来看望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