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隐瞒  剑走偏锋的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用挖了,”刘敬道:“我看这梅树根还很好,当可以再发芽,就这样吧。”

和尚:……您倒是早说啊,他多给它留点树枝,这就剩下两个树桩子了。

但和尚不敢反驳锦衣卫,只能应下,向他保证会尽快让它发芽长起来的,

刘敬转身回镇抚司。

王勇没有回来。

王勇一连三天都没有出现,镇抚司终于派人去王家找,得知王勇也三天未归家,镇抚司这才感觉到不对。

而刘敬什么都没说。

他将那几根木屑、小木块和一只纸鸟放在一起,将盒子合起来放在抽屉里,想了想,还是拿起纸鸟去了一趟潘家。

潘家正在打包行李。

三天前的事似乎吓坏了他们,潘家决定举家搬回老家,不在京城住了。

看到锦衣卫再次到来,潘涛脸色很难看,却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

刘敬在他们家转了一圈,目光在他们脸上一一滑过,问道:“当日挂在廊下的这只纸鸟是谁做的?”

潘涛看到他手中的纸鸟,心脏狂跳,打哈哈道:“大人说什么纸鸟,那日混乱,家人心惊胆颤的,潘某全然不记得什么纸鸟了。”

刘敬似笑非笑的看向他,手在刀柄上点了点,一旁的潘柏连忙道:“大人,这只纸鸟是我挂的,我在外面的小摊上看见,觉得有趣,便买回来挂着了。”

他冲进屋里拿了一袋子银钱,塞进刘敬手里,恭敬的道:“大人可是嫌这纸鸟碍眼?要不小子再买回来……”

刘敬收了钱,冲他们哼了一声,没有将纸鸟还给他,转身离开。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来索贿,还是真的从这只纸鸟上发现了什么,只是顺便收一次钱。

不论是哪一种,潘家都耗不起。

他一走,潘涛就道:“我们不能再留了,明日就走。”

王氏:“可是东西……”

“带不走的送给邻里,不然就留给下一个屋主吧,明日一早我们就启程。”潘涛打断她,“性命要紧,锦衣卫显然已经盯住我们不放。”

王氏忧虑不已,压低声音道:“我们就这么走了,万一她找回来不见我们怎么办?”

潘涛:“噤声,从此以后不准再提,小心隔墙有耳。”

潘涛有些悲伤,心里密密麻麻好似被蚂蚁啃咬一般,三天了,她要是能回来,早就回来了。

潘涛进屋去告知母亲明天一早启程的事。

潘老太太张了张嘴巴,想问,却又不敢问。

锦衣卫无处不在,谁也不知他们此刻躲在何处窥伺他们。

潘涛半跪在她膝前,小声道:“娘亲,我们回老家,到家后就好了,一切都会好的。”

潘老太太眼泪簌簌落下,哽咽道:“此回常州府千里之遥,家资单薄,老弱都有,可怎么走?”

那孩子走时,她惶惶然不知所措,连盘缠都未曾给她准备,他们一家人回故乡尚且艰难,何况她一个小娃娃呢?

潘老太太只能一遍一遍的问:“银钱准备了吗?路引准备了吗?”

潘涛知道她问的不是他们家,而是潘筠,眼泪也跟着掉下来,却只能点头,哽咽的回道:“都准备好了,娘亲,你别忧心,一切都会好,一切都会平安的。”

潘老太太想到流放大同的长子一家,终于打起精神来,跟着一起收拾行李,准备出行的干粮。

第二天,潘家一家人就告别邻里,坐上他们从车马行租来的车朝着南边出发。

他们带的行李多,又有老人,车马走得缓慢,估计要十天到十五天左右才能到达常州府。

相比之下,光靠两条腿,偶尔蹭一下过路车的潘筠三人速度就快多了,只是三天时间就从京城走到了大名府。

此时三人正坐在河边一个小摊子上吃面,潘筠抬头看着不远处热闹的运河,问道:“我们为什么不坐船?”

陶季:“没钱。”

潘筠:“也是,一个道士却要借住和尚的寺庙,想也知道没钱了。”

陶季瞬间觉得碗里的面不太香了,他停下筷子看她,“你还吃不吃,不吃我们就启程了,明天得走到开封府。”

走得两腿酸痛的潘筠面无表情的低头吃面,她这一辈子就没走过这么多的路。

黑猫蹲在一旁吃完碗里挑出来的面,优雅的用爪子擦了擦嘴巴,然后冲潘筠喵喵两声,伸出爪子。

潘筠面无表情的掏出一张手帕替它擦了擦爪子,见它嘴角泛光,就要去擦,黑猫猛的扭过头去,一脸嫌弃的推开她的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