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失物归还  剑走偏锋的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低头看他怀里的小孩,眼里满是同情,“高门里的生活也不容易啊。”

玄妙点头。

潘筠深以为然的点头。

她和小孩往北走时走得辛苦,但往南去开封则要容易许多。

玄妙和陶季终于大方了些,不再执着于用两条腿走路,先是带她拐着去了一个小码头,乘坐小船顺流而下。

然后在一个城门口管理不是很严格的县城落脚。

玄妙转身看了潘筠一会儿后道:“进开封,你需要一个户籍,还有一张路引。”

潘筠默默地看着她。

玄妙就带她去当铺。

陶季出面和里面的伙计交谈了一下,然后伙计就领他们去了一个小房间,不一会儿拿来一沓纸给他们选,“喏,这都是合适的户籍,六岁到十岁之间的,男孩,女孩都有。”

潘筠张大了嘴巴。

玄妙仔细的挑选出来,不一会儿挑出一张来,问道:“这张的主人呢?”

伙计看了一眼,拿出册子来翻找,不一会儿就找到了来处,“张小妹,开封祥符县人,宣德九年生人,正统五年卖身为奴,六年冬病亡。”

玄妙:“就要她的,再帮我办一张她的路引。”

玄妙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

伙计看了一眼后合上册子,“稍等片刻。”

他把东西都拿出去,不一会儿重新拿了三张纸进来,不仅有张小妹的户籍页,路引,还有她的卖身契。

玄妙很满意,这样一来,潘筠想是什么身份就可以是什么身份。

潘筠沉默的与他们走出当铺。

玄妙道:“很多东西都可以向当铺典当,自然,很多东西也可以从当铺里买到。”

潘筠若有所思,“从生到死?”

玄妙点头,“从生到死。”

玄妙将三张纸都递给她,“走吧,在回三清山之前,你都是她。”

潘筠伸手接过。

有了这东西,再要出行就更方便了,他们决定直接租车前往开封。

租车时有陶季和玄妙在,潘筠用不上这东西,但越靠近开封,路上巡察的官兵会越多,有时候他们就会上前盘查,不仅要大人的户籍和路引,也要看孩子的。

潘筠这时候的户籍页就派上用场了。

哦,她旁边坐着的小孩不用,因为他年纪太小了,中国古代社会有一点很奇怪,会延迟性给孩子上户籍。

很多家庭,会等孩子五岁,六岁,甚至是七八岁之后才给他上户籍。

潘筠:“所以,丢的是个三四岁的孩子,却要查七八岁以上孩子的户籍,就这么放过最该被怀疑的人,这一场兴师动众的搜查有什么意义?”

其余听懂了的两人一猫沉默,然后一起低头去看小孩,更同情他了。

一行四人一进城就直奔周王府。

潘筠站在周王府前,难得有些忐忑:“你确定这孩子真是周王府的?”

万一不是,他们被打出来事小,被抓起来暴露身份,那可就糟了。

玄妙扫了她一眼后看向陶季。

陶季就挺起胸膛朝着周王府大门走去。

周王府门前空荡荡的,竟然连一个门房都没有。

陶季上前哐哐哐的敲门。

敲了许久才有人来开门。

开门的门房看到个道人,不由皱眉,“你是何人,有何事?”

陶季:“贫道陶季,三清山道人,特来给周王爷送喜。”

或许因为陶季是道士,所以门房耐着性子问“什么喜?”

陶季就侧身,指着站在潘筠身侧的小孩道:“失而复得之喜。”

门房一开始还没反应,待盯着那小孩看了一会儿后便眼睛瞪大,“这这这,这是我们王府的小公子?”

陶季道:“是与不是,请你们府上的小王爷出来一看不就知道了?”

门房和小公子不熟,毕竟他刚到开封没多久就丢了,门房也就远远的见过他两次,半年的时间,现在人又变了一些……

可再变,对方还是有点影子在的。

门房门也不关了,跌跌撞撞就往里跑,“小公子回来了,小公子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