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迷信  剑走偏锋的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潘筠绕过屏风走进内室,对上周王的目光,微微一笑,上前行礼:“周王。”

周王示意长随搬凳子,态度温和,“小道长请坐。”

长随将凳子搬到潘筠身后,看了周王一眼后退下,将屏风外候着的下人也都带了出去。

屋里一下就只剩下一老一小。

周王笑道:“小道长有什么话就说吧,他们都下去了。”

潘筠纯粹好奇,“王爷说话既然还管用,为什么不把有二心的人清理出去?”

周王微讶,他没想到这孩子找来是跟他说这个,他还以为是为了锲儿,他不由笑起来,“小道长从哪里看出他们有二心?”

“要是没有二心,锲儿怎么会走丢,今天祥符郡王怎么会来得这么巧?”

周王脸色一沉,不怒自威,“小道长是来离间我们兄弟的?”

“不是,”潘筠摇头道:“我是来救你,救王妃,还有你的夫人们的。”

潘筠要干的是神神叨叨的事,自然不会拐弯抹角,而且她的年龄摆在这儿,拐弯抹角纯属给自己找事。

所以她直直地看着周王的眼睛道:“难得来这世间走一遭,周王要带着遗憾和不甘离开吗?太祖的众多孙子中,您的才能品格可居首位,可现在保护自家的王妃和夫人们只能上书旁敲侧击的恳求,是因为病得太久,还是因为韬光养晦的时间太长,以致在朝上生疏了?”

周王顿了顿,看了看这小孩,忍不住低声笑起来,“你这孩子……果然少年意气,初生牛犊不怕虎,你知道什么?”

“先周王在时,为争夺亲王爵,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周王你文才武功皆有所成,难道仅仅是因为一个朱有爋就一蹶不振,醉心于杂剧吗?”

潘筠起身,上前一步道:“难道不是因为靖难之后藩王斗争依旧激烈,所以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周王脸上的笑意渐消,沉沉的看着潘筠。

他曾是朱元璋最喜爱的孙子之一,少年时读书出众,武功也出众。

在北京学习时,皇祖父曾让他和其他王府的世子一起去北边历练,他们领过兵,打过仗,他还到过云南边陲,同样领过兵,打过仗。

跟只会四处诬陷告状的老二不同,周王一直高高在上的注视着他。

在他的眼里,朱有爋从来不是威胁,只是他很烦,周王很厌恶他。

他不惧朱有爋诬陷他谋反,因为他一直谨言慎行,真查,谁也查不出来他谋反。

他惧怕的是皇帝想削藩,怕的是其他藩王想取他而代之,于是认定他谋反。

所以他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的方法有很多种,要么自污,吃喝嫖赌,无所事事,把自己养废;

要么给自己找一个无关紧要的爱好,努力的钻研它,沉迷它,无心于朝政。

他选择了第二种。

可他似乎又有那么一些不甘,所以写杂剧时带入了一些,这孩子背后的人是通过那些东西看出来的?

对上他怀疑的目光,潘筠有些失望,她那么厉害,他却还在怀疑她。

她干脆把肩膀上蹲着的黑猫拿下来,让它黑溜溜的眼睛对上他的,“周王,你不必怀疑我背后有人指使,我会知道这些,是因为我能通灵,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周王一脸怀疑。

潘筠:……这人不是迷信吗?怎么现在不迷信了?

难道就因为她年纪小吗?

潘筠面上不显,继续道:“要不是我师兄,周王现在已经死了。”

周王没否认这一点。

不仅府医做出了预警,他自己也是有感觉的。

今日一早醒来他便觉大限已至,也是那时候他决定留个遗嘱,将爵位留给朱有爝,恳求皇帝将朱子瑾记在他们夫妻名下,由他奉养王妃终老。

在接朱子瑾回来时,他是想把爵位留给他的,但朱同锲走丢了。

他既相信朱同锲失踪是因为他们两脉相克,也怀疑这其中有他四弟的手笔。

而不管哪一种,如今朱子瑾弱势,周王爵于他不是好事,他守不住,所以他决定用王爵买他和王妃的平安。

朱有爝拿到了爵位,当不会再为难他们母子。

意外在于朱同锲回来了。

那一瞬间,他有感觉,死亡离自己远了一点儿,所以他还有时间规划。

因为朱同锲的事,他到底不是那么信任朱有爝了,所以在有第二选择的时候,他就又立刻选择了第二条路。

王妃名下有子,才能避免被殉葬。

他也害怕的,害怕朱有爝继承爵位后不肯放过王妃,朱子瑾毕竟不是王妃的亲生的孩子,当中可操作空间太大了。

朱有爝一句,玉碟未改,依循祖制就能杀了王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