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第二批澳洲移民  大明不革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又是半年之后,截止到咸宁三十二年九月份的时候,澳洲中卫两个千户的三万移民全部输送到位。

在南洋各地组织的牲畜群也全部输送完毕。

此时吴王都北河谷的探索也已经基本完成了,探索队伍顺着河谷成功穿越了海岸山脉。

确定山脉西部确实有面积广阔的平原,不过都是草原。

山脉以西远不如山脉以东湿润,除非当地有特别丰富的地下水,否则很难开垦成为农田。

但对于大明而言,广阔的草原的同样价值巨大。

大明本土缺乏足够规模的草场,没有办法用相对低成本的方式,获得足够的马匹和牛羊等牲畜。

现在澳洲有了大面积的草原,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

在澳洲南部海湾的探索方面,刘彪指挥的探索队伍完成了对海湾北部平原基本勘察。

基本确定了平原上那条较大的河流的走向。

它自大陆东南部的山脉脚下发源,倾斜着向西北方向流淌。

最终在澳洲大陆中部,一条南北走向的南脉脚下转而向南,在大陆南方总部一个海湾流入大海。

这条河流两岸的区域,越往下游就越是干旱,河流下游的水量反而不是很多。

上中下游的主干河道基本上一样宽。

河流入海口还有漫长的沙坝,以及浅滩遍布的潟湖沼泽,入海口的具体河道位置都不好分辨。

所以当初海岸勘探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条河的流域颇为广阔,干流长度也颇为漫长。

刘彪带着勘探结果,乘坐留在澳洲的帆船北上,回到王都向团长曹振东报告。

曹振东整合了南北两个方面的勘探结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吴王都西部山脉后的大草原,与南部海湾北部的大平原,可能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巨大平原。

于是曹振东给刘彪安排了新任务,让刘彪手下的探索队伍进入澳洲内陆,去确认自己的猜测。

澳洲南部千户经过半年的准备,海湾西部的金矿开发也正式开始了。

勘探队伍早期的工作,基本就是在矿区周围仔细的巡逻,收集直接暴露在地面上的金矿石。

这个过程简直就是在地上捡金子。

就算是有各种监督手段,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藏私。

黄金的利益太大了。

只能收集到多少算多少,再给他们足够的分红,配合足够恐怖的惩罚。

澳洲中卫第三千户负责金矿的相关人员肯定会富起来。

但最终大头肯定还是大明吴王的。

应天府的大明太子,在第二批移民全部送达的时候,再次完成了第三批吴国移民的组织。

第三批移民还是会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澳洲中卫最后的两个千户,仍然全部从大明本土核心地区组织。

另一部分是澳洲前卫的五个千户,将从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各地的移民之中征集。

此时的蒸汽帆船数量达到了三十艘,使用的传统帆船数量也达到了八十艘。

九月入秋之后,主要风向将转为由北向南,运输速度会比夏季更快。

再加上大部分移民是从距离澳洲更近的南洋组织,接下来的总计九万移民预计只需要四到五个月就能送完。

经过持续两年的高强度运用,蒸汽帆船的名声现在已经完全打开了。

蒸汽帆船的运输效率相对传统帆船的优势太大了。

同样的航线,普通帆船跑一趟的时间,蒸汽帆船能够跑两趟。

关键是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风向环境,航线和船期相对传统帆船更加可控。

哪怕蒸汽帆船比传统帆船成本贵一大截,也仍然越来越受大明朝廷和商人的重视。

官方和民间都在加速原有帆船的蒸汽化改造,也都在专门设计和建造全新的蒸汽帆船。

预计到明年底的时候,大明官方和民间商人手中,可能会有超过一百艘各种规模的蒸汽帆船。

在这个忙碌的时刻,美利坚大陆会议代表,与法国国王特使一起,万里迢迢的来到了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