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战争理由和目标和贷款  大明不革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一方负责谈判的是两個内阁大学士,三个五军都督府参谋,鸿胪寺卿以及下属外交人员。

法国的代表是外交大臣夏尔·格拉维耶,美国代表是约翰·亚当斯,他们也都有随行的参谋人员陪同。

大明皇帝是主持,但不会全程参与讨论,只是第一天去了一趟,表明了希望合作的意愿和态度。

等到合作方案本身的细节基本谈完了,皇帝才会再次出面做最终的决定和批示。

三方的官员和参谋们,你来我往的持续讨论了十二天,最终确定了总体的表面上的合作方案。

三国决定共同签署一份针对英国的共同防御盟约。

并给西班牙以及其他国家留出了位置,随时欢迎其他国家加入这个盟约。

大明公开宣称的战争目标,就是朱简烜之前与亚当斯讨论的那样。

夺取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驱逐英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势力,夺取英国在大西洋的几个岛屿。

控制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商路,惩罚英国的私掠船行为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恶行。

法国的战争目标,是夺取七年战争中损失的殖民地,打击英国在全世界不断膨胀的影响力。

美国的战争目标,是取得全面的独立,获得与英国之外其他国家自由贸易的权利。

法国人介绍西班牙的战争目标,是夺回佛罗里达和更重要的直布罗陀。

直布罗陀位于西班牙本土最最南端,是直布罗陀海峡北岸的一个小半岛,扼守着这个出入地中海的门户。

在十八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按照签署的《乌德勒支和约》割让给了英国。

大明向法国、美国各提供五百万大明银元的低息贷款。

但是不会直接给他们现银,而是以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的形式送到欧洲和美洲。

将这些东西卖掉之后,再把获得的银子作为贷款给他们。

如果他们着急,可以直接按照当地的市场价格,向大明领取这些物资,自己到市场上去卖。

大明大老远的去一趟欧洲,还有主力舰队保甲护航,根本不担心海盗劫掠。

如果直接带现银去欧洲,而不是带着商品去,那就亏大了。

两国以大明给他们的贸易许可,以及美国的长岛地区,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地,作为贷款的抵押。

若两国不能正常还款,大明有权直接扣押两国的商船,有权占有作为抵押的两处土地。

直到两国政府能够偿还全部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为止。

盟约签署之后,格拉维耶和亚当斯安排副手乘坐快船返回本土,向本国决策者传递这个大好消息。

格拉维耶和亚当斯自己,则是继续留在大明,维持与大明皇帝和朝廷的关系。

关键是督促大明尽快参战,尽快把承诺的贷款发出来。

不过战争准备都是需要时间的,两人就算是在这里盯着也快不了多少。

幸亏大明本来就在组织吴王护卫军团,组织军队出海所需的战争资源和船舶都是现成的。

而且大明皇帝在亚当斯上次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战争了。

关键是现在的大明皇帝确实有钱。

直接经营的皇商本来就能赚到的大量利润,地方藩臣还要每年向皇帝缴纳一笔贡赋。

这些钱都是入了皇帝自己的内帑的。

就算是有保守的官员不同意,大明皇帝也能直接用内帑发军费开战。

实际上大部分官员不会抵制皇帝花内帑来打仗,因为官僚系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够分到利益。

所以看上去只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大明朝廷就完成了最终的战争整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