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5章 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曾布的建议也是朝廷的一贯做法,在蛮地实行类似于羁縻的一种制度,来笼络控制藩属。

“臣亦有同感,昔日武侯七擒七纵,孟获屈膝,苗疆归附,蜀地乃得太平,今陛下用天恩感化,羌人定会感恩戴德,青唐必然再度平稳······”

“臣附议!”

“臣亦附议!”

“······”

章惇眉头微皱。

实际上他不甘用这种方式控制青唐。

羁縻策略简单且投入少,也有一定实效,却是养虎为患,羌人叛乱是迟早的事。

然要全力征服青唐,朝廷得源源不断用财力、兵力、人力去填这个无底洞。

这么沉重的包袱,稍有不慎就会压垮朝廷,到时便宜了坐山观斗的西夏、契丹、交趾等国。

如今的青唐更像是个烫手的山芋,吐蕃叛乱虽平息,但小部落的抵抗仍继续,要想彻底征服青唐,任重而道远。

哎!

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两权相害取其轻,也只有这样勉为其难了。

章惇暗暗叹气。

“臣,大宗正丞任伯雨有奏!”

“奏来!”

任伯雨持笏神采飞扬道:“臣弹劾西军大将王瞻,此人极度残忍,在收复青唐之战中,他纵容部曲烧杀抢掠,致使羌人颇有怨言。臣可断言,如今羌人仍殊死抵抗,至少有一半原因来自于王瞻。臣恳请官家贬黜王瞻,以安民心,以固社稷。”

突如其来的弹劾,带偏风向,户部侍郎陈祐甫紧随其后出班道:“王瞻历来杀戮心就重,此战中,沁牟钦毡在邈川集众谋反,王瞻收复邈川后,下令将城中羌人杀得一干二净,尸体堆积如山,骇人听闻。其行为直接导致另一羌酋篯罗结向西贼乞援,西贼即刻出兵援助,致使战火燃的更旺······臣亦恳请官家黜王瞻,止干戈!”

“现今青唐局势,应是安抚为重,而非赶尽杀绝。王瞻以私心赚战功,将朝廷利益置之脑后,致使青唐民心尽失,战乱不断。此非战争之祸,实乃王瞻之祸······”

大坝决堤,洪涛翻天,文臣纷纷出班弹劾。

弹劾武将与新旧党无关,是大宋文官的一贯做法,他们见不得武人立功。

立功就等于翘尾巴,必须寻机打压。

功劳越大,打压地越重。

一张张翻云覆雨的嘴,根本不缺理由。

“王瞻之祸,乃主帅王厚御下不严,致使骄兵悍将不穷,长此以往我大宋边军将不受朝廷约束······臣恳请官家贬黜王厚,以儆效尤!”

“胡宗回未洞悉敌情,致使我军损兵折将······”

“······”

文官起群了,心照不宣合力打压武人,将青唐大捷中的武将挨个儿弹劾。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

赵煦目光如炬。

他清楚文臣们心里想的啥,不外乎打压武人的同时,用这种方式获得河湟吐蕃的“友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