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13章 专用发票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刹那间,旧党新党团结一致,全都同意改良青苗法。

但赵煦清楚,这只是表面现象,矛盾会接踵而来。

因为这一举措危害了某些人的利益,高利贷放出去的少了,自然会有人替他们摇旗呐喊。

“这是朕关于青苗法改良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诸卿参考。此法可行,但不可操之过急,等诸卿议过之后,先在几个路试行,三年有成,推行全国。”

赵煦拿出写好的《青苗法改良条例》、《提举青苗法问事条例》、《钱庄法》等三个册子道,“明日开始,宰辅、枢密院、三省、三司使、翰林学士、御史台共同议政,专门讨论改良青苗法事宜,此事由章相公主持,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然后移交司农寺查漏补缺。”

“臣遵旨!”

章惇如沐春风,拿着三本册子踌躇满志。

他坚信能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现状的人,唯有现在这个官家。

“朕闻民间借贷多为高利,利息之重,百姓苦不堪言,为求生计,不惜卖儿卖女,甚至家破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朕改良青苗法,旨在减轻百姓的负担,斩断这高利贷的吸血链条······对此,诸卿可有良策?”

须知,放高利贷者多为权贵豪强富户,他们财富丰厚,势力庞大,与官府交往甚密,甚至子孙多在朝中为官。

改良青苗法无异于在嘎他们腰子,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和抵制。

冲突与矛盾在所难免,赵煦索性逼迫那些放贷的人早点跳起来,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一个大清洗。

喝百姓血的人,就应该放尽他的血。

“官家,民间借贷古已有之,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物的流通和发展,也满足了百姓在生产劳作或日常生活中对资金的临时需求,对于缓解资金短缺的困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若是贸然禁止民间借贷,恐怕会引起百姓恐慌。”

“官家,在琐碎与艰辛的生活中,民间借贷往往成为了百姓渡过难关的重要支撑。一旦失去了这一渠道,百姓将何以应对突如其来的资金困境?又如何能够维持生计,继续前行?”

“民间借贷重视契约精神,讲究公平交易,从无强迫之举。每一笔借贷都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买卖,旨在助人所急,帮人所难。这种基于信任与互助的借贷关系,不仅体现了人性的温暖与善良,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臣以为禁贷不合适,望官家三思!”

“······”

听完众臣建言,赵煦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朕并不打算禁止民间借贷,相反,朕还会鼓励这种互助的方式。当然,这种互助必须在大宋律法的框架内进行,受到律法的约束和保护。但朕要说的是,朕决不允许高利放贷的存在。”

“民间借贷的利息,可以适当高于青苗款的利率,这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然而,一旦利息超过了青苗款利率的两倍,也就是达到了四分利,那么这便被朕视为高利贷。”

“从今日起,朕正式宣布,高利贷为非法行为。任何胆敢进行高利放贷者,必将受到大宋律法的严厉制裁。而那些与高利放贷者勾结的官吏,朕也绝不姑息,必将严惩不贷······”

议政继续,众臣各抒己见。

赵煦清楚给某些吸血虫埋下了雷。

他就等这些人跳弹,然后收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