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35章 士可杀,不可辱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微臣疏忽失察,致使李虎啸瞒上欺下,竟做下这等恶行,臣有负圣恩,请官家责罚······”

奸计败露,李勇面如死灰,跪地瑟瑟发抖,然而他还抱有最后一丝侥幸,希望皇帝听信他的辩解,对他从轻发落。

赵煦怎信狡辩,冷喝一声道:“来人,将李勇给朕拿下,革职查办!”

几名班直应声而动,迅速上前,剥去李勇身上的官服,将他五花大绑。

李勇哀叹不已,这次是真栽了。

“诸位将士,军队是国家的脊梁和后盾,尤其禁军,肩负着保卫京城的重任,深受百姓的敬仰与信赖。可如今的禁军,军纪败坏,战力肤浅,根本保障不了国家和百姓安全······看到这些,朕甚为痛心和失望······”

赵煦的声音在校场上空回荡,将士们脸上露出羞愧之色。

“······今日,朕只惩首恶,对于被胁迫,或盲从的将士,只要说出实情,朕既往不咎······”

禁军不能乱。

整顿禁军要果断,也要谨慎。

以严惩和宽容相结合,在稳定的前提下,逐渐恢复禁军的秩序与战斗力。

根据皇城司暗探查到的消息,赵煦将首恶几人全部抓起来,然后令副职暂代职务,稳定军队,追查一切。

突然间空出好些官位,军官看到升职的曙光闪烁,都争抢着把军队管理好,以期在这波机会中脱颖而出。

赵煦返回汴京,李勇等人也被押入皇城司受审。

由于有打入内部的皇城司暗探揭露,侍卫亲军步军司下辖的六个军,吃空饷严重的事都被查出,指挥使等军官抓来一大把,都是副职暂领军务,军队还算稳定。

同时,步军中还出现两起士卒杀官逃走的恶性事件,均与被迫顶缸和克扣粮饷有关。

军中处置从宽。

那些吃空饷或克扣粮饷的翻倍吐出来,可既往不咎,然后把粮饷足额补发给士兵。

感受到了朝廷的关怀与公正,禁军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禁军改制。

挑选精兵,打造铁血队伍。

挑剩下的羸兵,派去熙州种植棉花。

虽说今年的棉花种植期已过,但可以为明年的种植做好准备。

这也是赵煦改革兵冗问题的一个思路。

不采取简单粗暴的裁军手段,而是将一部分军队巧妙地转化到其他行业中,为大宋建设贡献力量。

······

“官家,祖宗以来,未尝杀士大夫,臣等不欲自官家开始破例,请官家收回成命。”

整顿禁军案中,牵扯了好多官员,其中御史中丞封稷,不幸卷入其中,终被贬谪至地方。

其余官员罚俸的罚俸,降职的降职,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那些首恶武官,甚至被判死罪。

李勇和苍羽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之辈,然而因为是文官,文官便纷纷上书,为其开脱。

一句话,大宋不杀士大夫。

赵煦面无表情,端坐龙椅静观文官的慷慨陈词。

“有宋以来,便有祖训,对士大夫向来宽宥,从未有杀戮之举,如今破此先例,实乃对太祖、太宗大不敬。”

“轻启杀戮士大夫之端,乃乱国之举,请官家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