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天罚示警  大唐天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封禅队伍渡过汶河,继续向泰山进发。

黑龙拦路的诡异事件,在众人心里留下了一道阴影,封禅团队气氛变得很压抑,皇家乐队的声音也变小了。

李隆基与王公大臣等当事者,一个个惊魂未定,不免心有余悸,再也没有那种游山玩水的愉快心情了。

皇上严令不许议论此事,王公大臣缄口不言,禁军护卫守口如瓶,对黑龙事件忌讳莫深。

然则,众目睽睽之下,难堵悠悠众口。

毕竟,当时汶河两畔还有不少百姓亲眼目睹黑龙出现,也亲耳听到了龙吟之声。

只不过,黑龙出现之后,河面上大雾弥漫,除了天子楼船上的那些王公大臣和禁军护卫,其他人都看不清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人好奇不已。

后来,有人充分发挥想象力,编出各种各样的奇异故事。

有人说,黑龙兴风作浪,皇帝使用宝雕弓,射出一支金鈚箭,顿时金光万道,把黑龙惊退了。

也有人说,天子过河惊动龙宫,黑龙现身讨要过路费,皇帝慷慨解囊,赐予九龙珮,与黑龙义结金兰,成为亲人朋友。

甚至还有人说,王皇后新亡,尸骨未寒,皇帝背人伦,往泰山封禅,触犯了天条。黑龙率领虾兵蟹将,为王皇后讨回公道,双方在汶河中大打出手。黑龙王法力无边,击败禁军护卫,皇帝献宝悔过,方能安全渡河。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从此以后,唐王汶河遇黑龙故事,在民间出现各种各样的版本,众说纷纭,神乎其神,让人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的最佳佐料。

可是,封禅途中发生异常情况,李隆基和那些王公大臣可高兴不起来,总觉得有种不祥的征兆,不知前途是凶还是吉。

一路上,天子患得患失,大臣疑神疑鬼,众人提心吊胆,生怕又要发生什么凶象。

好在沿途平安无事,紧张兮兮的情绪,逐渐松懈了下来,大家脸上又出现了笑容。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转眼就过去半个多月,泰山已然遥遥在望,令人满怀期待。

这一天,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冬日的寒冷,带来无限美好的时光。

封禅队伍欢欣鼓舞,经过一个多月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泰山脚下。

只见,千峰百嶂,层峦叠翠,悬崖峭壁,瀑布飞流,形成一幅天然画面,犹如鬼斧神工造就,美不胜收,叹为观止。

亲眼见到天下第一山壮观景象,让人感觉震撼心灵,想要顶礼膜拜。

李隆基喜不自禁,来到帝王梦想之地,实现男人的终极梦想,是何等荣幸自豪,必然青史留名。

“众位爱卿,吾等抵达岱岳之际,阳光明媚,天高气爽,由此可见,朕来泰山封禅,得到了上天认可。”

右丞相张说道:“陛下乃圣明之主,雄才伟略,勤政为民,造福天下苍生,自会得到上天眷顾。”

光禄大夫徐坚道:“陛下一向明君正道,选贤任能,治国安邦,缔造太平盛世,英明神武,堪比尧舜,故山神大开天门,恭迎封禅大典。”

其他大臣不甘落后,纷纷恭维皇上,极尽赞美之词。

“爱卿过誉了,哈哈哈……”李隆基龙颜大悦,得到天地认可,又有百官赞誉,整个人飘飘然,忍不住开怀大笑。

突然间,狂风骤起,怪声怒嚎,一时刮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折旗裂帐,吹得人仰马翻,连銮驾上的宝盖都吹断了。

这阵怪风,实在来得太突然了,方才还是烈日当空,转眼已是昏天黑地。

众人无不骇然失色,一股恐惧的感觉油然而生。

李隆基笑声嘎然而止,脸色变得阴沉如水,心里有种挫败感,难道我真的不该来封禅吗?

张说连忙安慰道:“陛下不用着急,山区天气变幻无常,这是风神前来迎驾,一会儿就过去了。”

李隆基沉默不语,呆呆地望着折断的宝盖,一颗心沉入低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