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我们始终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此刻的惠妃宫,顿时陷入了寂静之中,而不管是老朱,还是朱标,又或者是马皇后与郭惠妃,皆是齐齐看向朱棡。

爹,老三说的不错,大明立国之初,历经战乱,百姓渴望安宁,国家亟需稳定。

随后朱标率先回过神,便是眼神复杂的瞥了一眼朱棡,方才看向朱元璋拱手道:“而宝钞之策,在特定时期确有其效,但长远来看,必须有更为稳健的经济基石。”

马皇后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便也是开口笑道:“标儿与棡儿说的不错,国之根基在于民安,经济之本在于信用,朝廷仍需谨慎行事,方能对得起天下百姓。”

“老三说的不错。”

又是良久以后,老朱方才有些复杂的看向朱棡点头道。

朱元璋能取得天下,自然不是蠢货,自然能听明白朱棡的意思。

若是继续滥用大明宝钞,必然会为日后的大明埋下祸根,那老朱岂能愿意?

所以唯有完善大明宝钞制度,才能使其造福于朝廷与大明百姓。

然而,转瞬间,朱元璋的面色再度沉郁下来,眉宇间凝结着深深的疑虑。

大明宝钞潜在的问题,或许他未曾深思,朱标亦未曾预见,但满朝文武,英才济济,竟无一人能洞察其隐患?

尤其是户部,作为执掌帝国财政命脉的关键部门,难道也未能预见到宝钞制度的潜在危机?

这背后,究竟是真未察觉的盲点,还是有人心知肚明却缄口不言?

而能有如此怀疑,其实也还说得过去,毕竟古来皇帝皆多疑,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皇帝的通病罢了。

“您留下我在京辅国,重定洪武诸策,儿子当然不会有所隐瞒。”

面对老朱的夸赞,朱棡仅是摆了摆手道。

但谁能想到,朱棡此话一出,除了郭惠妃之外,包括朱元璋的脸上都是闪过一抹怪异之色。

至于马皇后与朱标闪过怪异之色的同时,嘴角甚至还勾起一抹笑意。

只是顷刻间,咱们老朱的脸又是垮了下来,甚至隐隐有化为铁青的趋势。

这般说来,岂不是说明他老朱真不会治国?还得朱棡这个儿子来给他老子擦屁股?那老朱怎么能忍?

还是忍了吧,毕竟老朱还得靠朱棡来解决问题。

毕竟朱棡能提出来大明宝钞的弊端,必然有办法解决问题。

不然以朱棡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多嘴。

“臭小子,那咱将大明宝钞的差事交给你,你意下如何?”

想通了的老朱,便又是抬起头看向朱棡道。

“可以。”

朱棡思索了一下,方才点了点头道:“但这件差事,我一个人可干不成。”

“我帮你。”

坐在朱棡身边的朱标,轻轻拍了拍朱棡的肩膀笑道。

对此,朱棡仅是笑道:“等的就是你的这句话。”

“但我不去宝钞提举司,至于为什么,就是懒得跟他们废话。”

随后朱棡又是顿了顿,方才看向老朱道:“而且既然这件事交给我全权负责,那我和老大干什么,你都别过问。”

“嗯。”

老朱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是问道:“但必须有个时间吧?”

“嗯.....那便为期一年吧。”

“反正现在的北元不过是丧家之犬,根本不足为惧,也就没必要继续派兵北伐了。”

“而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休养生息,恢复民生,这是重中之重。”

“再者便是让宝钞提举司停下印制大明宝钞,至于最近印制的大明宝钞全部废除,别向民间流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