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朱棡与朱标复盘小明王之死(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宪可以与淮西作对,这在老爷子的默许之中。”

“而出身检校的杨宪,也应该明白这一点。”

“但他却转身投入了浙东,甚至成了刘伯温名义上的弟子。”

“并且对于淮西,也不再是制衡之势,而是妄想将中书省化作自己的一言堂。”

“再加上小明王之死,所以老爷子再也容不下杨宪。”

“便在洪武三年,杨宪刚刚升任中书省左丞的当月,将其诛杀。”

似乎是察觉了朱棡眼中的讥讽,朱标这才轻声出口道。

“没错,那我问你,浙东与江南的先生们,除了是我大明朝的官员,还是哪一朝的官员?”

听完朱标所述,朱棡又是看向朱标问道。

朱标闻言,脸色微变,眼中更是闪过一抹难以置信之色。

“元。”

良久后,朱标方才轻轻吐出一个字。

没错,就是元廷!

因为不管是浙东先生,还是江南文官士族,皆在元廷做过官。

而且就连刘伯温,也曾在元廷为官。

甚至朝廷上的大半官员,都曾在元廷做过官。

那此时,朱标岂能想不明白朱棡的意思。

小明王之死,固然涉及正统之争,但只要朱元璋还未曾开口,那这便是等同于谋逆的大罪。

而且这件事若是爆出来,那与此事相关的所有官员,都将难逃九族尽诛的下场。

毕竟此时的大明,已经不似初年那般窘迫,也不可能因为官员短缺的原因,就对他们网开一面。

“的确是元廷。”

“那你为什么不想想,如果小明王不死,而老爷子受禅于小明王。”

“那元朝的法统就将不复存在,因为小明王的韩宋政权,虽然是偏安政权。”

“但始终是源自于宋统,那这些在元朝做过官,又或者祖上曾在元廷做过官的,如何自处?”

“所以老爷子只要不从小明王那里继统推翻元廷,反而是如今日这般直接称帝。”

“那这群曾经在元廷为官的文人,也可以心安理得的继续在我大明为官。”

“否则一旦出现变故,老爷子只需一句话便能将他们摁死。”

闻言,朱棡也是思索片刻后,方才开口道。

“所以杨宪以小明王之死,作为投名状,从而亲近浙东、江南。”

“至于廖永忠,从头到尾,都不过是杨宪手中的棋子。”

“而我现在也想明白了,廖永忠为什么会选择弄死小明王。”

“因为廖永忠足够忠。”

朱标的拳头又是紧紧攥起道。

“的确是足够忠。”

“而且杨宪乃是检校出身,也就是老爷子的近臣。”

“再者杀死小明王,岂能让老爷子亲自开口?”

“那谁去找廖永忠才最为合适?”

“只能是杨宪。”

“所以廖永忠压根不会怀疑杨宪。”

朱棡也是接过话茬,仍是道。

“嗯,而且那时还未开国,所以纵然是淮西与浙东、江南之间,多有摩擦。”

“但也不会演变成之后的针锋相对,一切都还是以为老爷子定鼎天下为重。”

“再加上杨宪本就与廖永忠有旧,所以只要杨宪开口,必然极具说服力。”

“毕竟淮西勋贵从一开始,便主张让老爷子脱离小明王韩林儿。”

“更何况即将开国,那老爷子想杀了小明王,所以这在廖永忠看来,也是实属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