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章 :来自于洪武大帝的杀意(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难不成,真觉得他朱元璋没读过几年书,就听不明白胡惟庸隐喻的告诫之意?

思索间,朱元璋又是微微低下头,眼中更是闪烁起疯狂的杀意。

“胡相国,此言差矣,而今日之大明已非往日可比。”

“特别是江南吕家之事,犹如芒刺在背,更是在告诫孤王,朝中隐患,不可不察。”

“所以重设检校,旨在防微杜渐,至于昔日之弊病,并非制度之过,只需严明法度。”

“至于胡相国口中的慎之又慎,朝臣心存戒惧?”

“孤王有些想不明白,为何慎之又慎,为何心存戒惧?”

“难不成,这满殿的文武朝臣,皆有不法?”

话罢,朱棡又是冷冷的看向胡惟庸。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皆是一惊,旋即齐齐躬身,声如潮涌,恭敬而急切道:“陛下,臣等绝无不轨之心,还望陛下明鉴!”

同时,群臣心中更是暗骂朱棡多事!

胡惟庸的话,近乎完美,似乎根本察觉不到漏洞,但朱棡还是能以极其刁钻的反击。

甚至将慎之又慎,心存戒惧,完全解读为奉天殿中的文武百官,都在害怕检校重设。

因为他们自身,本来就不干净,而一旦查出,便是死罪。

所以自然会千方百计的阻挠重设检校一事。

但是群臣没有想明白,重设检校,这与朱棡有什么关系?

而且将满朝文武完全得罪到死,那这对于朱棡又有什么好处?

至于胡惟庸为什么会因为检校一事开口?

其实很简单,因为朱棡建议重设检校,这对于胡惟庸也是一种打击,毕竟他在朝中结党营私的确是事实。

但明面上,胡惟庸还是可以把控的好这个度,不至于让朱元璋猜忌于他。

可一旦检校重设,那身为中书省右丞相的胡惟庸,自然是重点关注对象。

那胡惟庸可不敢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

再者就是胡惟庸太过于了解朱元璋,所以话从不会说的太满。

只是那句慎之又慎,群臣心存戒惧,也不是完全说给朱元璋听的,而是包括奉天殿中的文武群臣。

毕竟君臣离心离德,向来是可大可小,哪怕是皇帝,也得给群臣三分薄面。

那朱棡所提议的重设检校一事,便算是体面的揭过去了。

可谁能想到,朱棡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反而是一把掀了桌子,直接选择硬刚胡惟庸。

至于上手的龙椅上的朱元璋,还有太子朱标,眼眸之中皆是闪过一抹了然之色。

得罪文武群臣,朱棡完全是在自绝根基,这也是变相的告诉朱元璋与朱标。

朱棡会用实际行动告诉朱元璋与朱标,他从未对大明的皇位动过心思,而他的眼前是更为广阔的未来。

所以重设检校,得罪文武百官,这所有的锅,朱棡背了!

而若是有一日,朱棡已经扛不住这口黑锅了,也就是他朱棡离开大明之日。

念及此处,朱标的眼中又是掠过一抹莫名之色。

“启奏陛下,臣无异议。”

随后,胡惟庸便是深深看了一眼朱棡后,方才看向朱元璋作揖道。

而现在看来重设检校之事已定,那以后行事更是要加倍小心,绝对不能落下什么把柄。

至于晋王朱棡,这场朝会以后,便是他胡惟庸的对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