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4章 兰陵萧氏  画医锦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说着,迅速的收拾好东西,扶着萧锦玉朝门后面走去,屋子里收拾一空,唯有一扇屏风立在正中间,上面留有一幅墨迹未干只画了一半的画卷。

出来之后但见天色已是微亮,空中再也不是彤云密布,漆黑一片,有淡淡的红晕氲染天际,那是红日即将破云而出,欲将明媚的光芒铺洒大地。

不得不说这里的景致还真是极美的,虽没有什么亭台楼阁,池馆水榭,可四处皆是佳木葱翠,奇花闪灼,远处还有飞瀑流泉,如碎玉鸣金一般在晨曦之光中闪烁着辉芒,袅袅晨雾升起,更是为这山坳间的村庄罩上了一层朦胧的神秘色彩。

看着这样的景致,萧锦玉心中似有些怅然,曾几何时,她似乎也带着自己的同族兄弟姐妹们四处逃走,颠沛流离,不知何处是归处。

“卿哥哥,你怎么了?”见她定下脚来不动,男孩子担忧的问道。

萧锦玉再次摇头:“无事,我们快走吧!”

男孩子嗯了一声,两人便一起来到了附近一处藏马的马厩之中。

马车是他们早已备好的,一辆青蓬双辕的马车毫不显眼,很快便驶向了雾霭弥漫的官道上。

与此同时,没有人注意到有好几辆马车朝着不同的方向驶去。

眼看着汜水关的城门渐近,男孩子便说起了有关她母亲的事:原来这里是齐地,齐国的国君乃是高湛,萧锦玉的母亲萧氏早年凭着出众的才华以及医术入宫做了御医,后得当时的国君高洋所看中,升为三品女官,位同光禄大夫,但后来不知因何事,萧氏离开了皇宫,并将高洋所赐的府邸一并还给了朝廷,只带着一个女儿也便是萧锦玉在临近洛阳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生活,靠着养蚕、织布为生,有时候也会给村民看病,原本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平静下去,却没想到会被一群不明身份的来客所打扰,不久之后萧氏也莫名的骤然而逝。

“我母亲是怎么死的?”听到这里,萧锦玉问。

男孩子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姑母死的时候,身上全无伤痕,唯面色青白,气息紊乱,也不像是生病的样子,那日我问她,她也什么都不肯说,只说让我护送你去建康。”

“去建康?”

“是,去建康,姑母说她本就是建康人,她的根在那里,她要你带着她留下来的信物回到建康城兰陵萧家认祖归宗。”

“认祖归宗?”萧锦玉更加讶然,萧家只是她母亲的娘家,她作为外孙女有什么资格回去认祖归宗?

男孩子看出了她心中的疑问,也道:“是,认祖归宗,姑母说了,既然卿哥哥姓萧,那就是萧家的子孙,自然要回萧家认祖归宗。所以,姑母也一直将卿哥哥当郎君一般养着。”

这也是为何她一直以男装示人,而这个男孩子也一直唤她哥哥的原因。

萧锦玉不解,再问:“她就没有提过我的父亲吗?”

男孩子再次摇头:“是,从未提过,虽然我也很奇怪,但是她真的至死也从未提过。就是不知道……”

不知道有没有告知过她的亲生女儿?

但这话男孩子不好问也不想问,萧锦玉也凝神陷入了沉思,脑海里似乎也能浮现出一个“少年”的身影,时常帮着一个妇人清理蚕叶,浣洗衣物,甚至踮着脚做饭,一切劳务都亲自动手来做,有时候会坐在一处松树下跟着妇人念书,学写字,有时候也会借着一点烛火临窗苦读,津津有味的临摹着一卷书简。

忆及此处,萧锦玉便觉得胸口似有暖泉注入一般温暖而充实,这也许是女孩子一生中觉得最为温馨快乐的时刻吧!

陡地似想到什么,萧锦玉抬首喃喃道:“你刚才说是建康城兰陵萧家?是那个‘崔卢李郑,王谢袁萧’中的兰陵萧家吗?”

男孩子不否认的点头。

萧锦玉再次扶额寻思起来,她分明应该是记得兰陵萧氏的,可为什么却一点也想不起来,脑海里除了大片的红色,似乎是一片荒芜,更可怕的是,她越往深处想,就会越恐惧痛苦,这种恐惧感甚至几近令她窒息。

她的记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见萧锦玉又皱起了眉头,眉宇间凝结出深深的痛苦,男孩子连忙唤道:“卿哥哥,别再想了,我们去陈国,去建康,我带你回兰陵萧家,也许一切你都会想起来的。”说罢,拿了一张與图出来,指着上面的一处道,“卿哥哥你看,这里是荥阳,我们现在这个地方,而这里便是建康,我们从这里出发,沿着这条路线走,到了这徐州彭城,再走水路过长江,一个月的时间定能到达建康。”

顿了一声,他又道,“这齐地并非久留之地,也许只有陈国建康,才有我们的容身之所。”

建康么?

心底似乎也有个声音在催促她:是,我得回到建康,只有回到建康,我才能重新找回我的记忆,以及失去的一切。

想着,萧锦玉点了点头,但目光落到男孩子手中所拿的與图时露出些许惊讶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