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你怎么看  谁给大明续命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

朱怡焕本以为,朱怡照精心准备的朝堂大礼是冲着有着三年议政经历的朱怡历去的。

没想到是冲着自己来的。

“这何必呢?我才刚来。”

朱怡焕有些不解。

不过好在,朱怡照的发难是在这朝堂已经度过了大半时间之后。

在这段时间里,朱怡焕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他已经不像事情刚发生时那样有些自乱正脚。

相反,有人这么快就把媚娘的事点了出来,对于朱怡焕来说甚至是好事。

这局棋是谁在下,最终目的是什么将会浮现在朱怡焕眼前。

朱怡焕认真听着刑部尚书奏报,等到水落石出,不管是谁,不管是来文的还是来武的,朱怡焕必定要报这差点取了他性命的仇。

“高尚书,一个艺伎死在了京都郊外,这种事居然要拿到朝堂上说?”

“你们刑部连这种案子都解决不了了吗?”

还不等高演说完,便又有大臣说道。

高演只是顿了顿,等质疑他的大臣说完,又继续向皇上汇报:“陛下,经刑部调查,该艺伎死亡与皇族子弟有关,这个案件已经超过刑部处理范围,所以特向陛下禀奏。”

当高演说出,艺伎的死亡与皇族子弟有关时,刚刚出来反驳的大臣顿时便不说话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高演拿着这个案子跳出来,是另有所图。

朝堂之上,众臣都望向老皇帝朱慈烜。

片刻,老皇帝才缓缓开口:

“与皇族子弟有关的案件,交给宗人府处理就行,如果真是皇族子弟所为,那么该杀杀,该关关,也不必特意禀报。”

果然,老皇帝和朱和贵说的一样,对所谓的皇族子弟并没有太大的包容度。

高演拱手说道:“陛下,臣之所以特意禀报这事,心中有一事已积压很久,也在众大臣心中积压已久,臣想借这事,斗胆向陛下进言。”

高演说到这里,大臣中有人面露惊恐之色好像是猜到了高演要说什么。

而龙椅上的老皇帝朱慈烜也不经意的皱了下眉头。

显然,老皇帝也猜到了这位刑部尚书要说什么。

高演继续说道:“禀陛下,在臣说出心中之事前,我还需要先指明本案的凶手,只有这样,臣才能为接下来想说的事情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陛下经刑部调查,杀害艺伎的皇族不是别人,正是当今新入朝议政皇孙朱怡焕!”

“啊?”

“这......”

朝上传来了大臣们惊讶的窃窃私语声。

朝堂之上,自己被当中点名,指为杀人凶手,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朱怡焕处。

而朱怡焕则是抬头望向龙椅上的朱慈烜。

这一刻老皇帝的反应很重要。

只要老皇帝不是老糊涂到听风就是雨的人,朱怡焕则都有应对之机。

老皇帝毫无波澜的看着高演。

“皇上,议政皇孙朱怡焕,在上朝前一天当街杀人,严重损害皇族颜面。”

“皇上,臣以为,推行了几十年的议政皇孙制度应该结束了,臣相信如果不是成为了议政皇孙,本性善良的皇孙朱怡焕也不会胆大到当街杀人。”

“臣也相信,如果不是皇子皇孙大考制度弊端太大,也不会选出如此经不起权利诱惑的皇孙成为议政皇孙。”

刑部尚书高演说到这里直接跪下:

“皇上!臣斗胆说一句,如今媚娘一案,不仅应当处理皇孙朱怡焕,还应当废除霍乱朝纲的议政皇孙制度以明诏立太子。”

“如今皇上已经104岁了,若储君依旧未定,还不断有新皇孙进入朝堂,朝局只会越来越乱,大臣皇子各执一派,大明将走向万劫不复啊皇上!”

高演话毕,朝堂之上雅雀无声。

朱怡焕算是明白了,高演这不仅是要把自己踢下车,还要把车门焊死。

其实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高演说的很对,对于封建王朝来讲,早定储君才是对江山负责。

哪有朱慈烜这样都104岁了还不立接班人的,年仅这么大,干的事却一点都不稳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