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中有着一个道士坐在一张蒲团上,满头白发披肩,两眼奕奕有神。
“修道之人?”
李逍遥眼睛一眯,走了过来。
“你是谁,怎么能走到这里来?”老道士蓦然看向了走来的李逍遥,眸子里神光湛然。
李逍遥淡然的坐在了老道士的对面。
“我从来处而来,这里又是哪里?”
老道士道:“这里是崂山天心观,我看你身怀道骨,品相不俗,也应该是我道中人,怎么全身上下,却没有多少元气流转?”
就在这个时候,也有着一个姓王的书生走了过来,见到李逍遥和一个老道士对坐而谈,便寻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老道士见了来了俗人,便不再问李逍遥的来历,反而说起来一些道教典故,普世真理。
李逍遥见识广博,更是针针见血。
每每有警世之言脱口而出,让老道士受益匪浅。
只是那书生见识不深,还听不懂李逍遥言语之间的机锋,但觉的老道士道理通达,就想拜老道士为师。
老道士看了这书生一眼,笑道:“我这双眼睛,能看人气运,知人前程,我看你气运不浓,前程不好,更是娇气懒惰惯了,吃不了苦,纵使我道慈悲,留你在这里,你也是没有福分学我道法。”
姓王的书生,忙作揖道:“我能吃苦!”
倒是旁边的李逍遥有些惊异的看了老道士一眼,没有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老道士,居然有着观人气运,断人前程的本领!”
这样的本领,李逍遥也会,他也曾在以前苏醒的日子里,为人观望过气运,他曾经见刘邦斩白蛇起义,头顶五色祥云齐聚,成龙虎之姿,知其必得天下。
老道士笑而不语,王姓书生反而求李逍遥道:“道长,你能否帮我说说话,让老师收留我,我这个人心志坚毅,是非常的能吃苦的。”
李逍遥笑道:“我看他确实有向道之心,不如给他一个机会!”
老道士道:“也罢,看在这位道友的面子上,且给你一个机会!”
轻轻一挥,手掌之间,一道璀璨的刺目亮光闪烁起来,王姓书生的双眼受到光芒的刺照,陡然一闭,再睁开时,却见老道士的手掌间,放着一把斧子。
“仙术?”王姓书生眸子大亮。
“五鬼搬运术?”李逍遥微微一笑,这个道术,他也会。
可惜,现在的他体内元气稀少,根本无法施展这样的道术,若是借助符道的话,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老道士把手中的斧子递给王姓书生:“你若是心诚志坚,要跟我学道的话,就拿着这把斧头随着其余的师兄弟,去山中砍柴,闲暇时候,可以听我讲道。”
王姓书生大喜,接过老道士中的斧头:“是,师傅,我这就去!”
随后谢过李逍遥的帮助之恩德。
李逍遥点了点头:“知道感恩的人,总是不错。”
老道士摇了摇头:“这人本质不坏,奈何一身俗骨,喜好张扬炫耀,不是我道门中人,纵使学点道法,也用不到正途上面。”
王姓书生离去,只剩下李逍遥、老道士二人。
二人静静坐着,并不言语。
蓦然老道士睁开双眼,向着李逍遥的头顶看去,
就见李逍遥的头顶上空,翻腾出来一片死气,死气沉沉中,又有着雷霆缭绕,勃勃生机。
这一看,就让老道勃然变色。
“你到底是谁,我怎么看不到你的气运前程,只看到一片死气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