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引子  部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山中有一个洞,里面住着一名老人,隐居于此,远避滚滚红尘,其实是前朝汉人区的宰相,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因此退隐于山中,自耕自足,粗茶淡饭。山中有猎人,常与他谈古论今,世间琐事,也常送他一些猎物,攻其改善伙食,其实,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自在。这天闻到了香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在纳闷。

别人都不知他姓甚名谁,但是,他通古博今,天文地理,样样精通,既然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就叫他韩半仙。因他是汉族人,隐姓埋名,外人的确不知其真实姓名,只好这样称呼。

他懂天文,搬动柴扉,出得山洞,仰望星空,看到有一颗天狼星,特别炫目,星头指向草原荒漠,远处灯火摇曳之处,那里是弯刀族部落,旷野上,戈壁砂石,反射出皎洁的月光,还有拖长尾巴的篝火之光还有献祭之光,以及弯刀族人的踢踏沙地、碰撞石头,和佩刀碰撞的声音,在这个美好迷人的月圆之夜,令人陶醉其中。

韩半仙清楚,弯刀族人里出了一个新星,星头指向弯刀族,星尾指向汉人区,韩半仙心想,这是什么星象?像是没有见过,思想半天,不得其果,这到底是什么卦象?真的难煞人也!突然,他发现天狼星在转动,星头指向汉人区,星尾指向弯刀族人。

哎呀,不好!韩半仙心里一惊,这小子将来必会吞并汉人区,奴役汉人。

此乃恶煞星象,不能让这小子存活,否则,汉人将生灵涂炭,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想到这里,立马想收拾东西,但他刚将包裹收拾好,转念一想,前朝贼人排挤老夫,想来可恨,若回去报信,不知皇上是否肯信,如今贼人已死,但是,如果当今皇上仍是昏君,对老夫之言,未必肯信。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试试,也许信了,则提前做好准备,没准老百姓可能躲过此劫。如此罢了,隐居山林多年,现在重出江湖,贼人虽陷害老夫,劝皇上杀了老夫全家,但是,不知现在是何人当家,是否是明君呢?

且先掐算掐算,看是否是吉卦。

韩半仙从兜里摸出龟甲,朝天祷告,往地上一扔,一看,是吉。

太好了,且到中原走一遭,通报当今皇上,早做准备,免得敌人杀过来的时候,手足无措。

韩半仙连夜起身,收拾好细软,他也没有什么财产,净身出户,被逼出走,全家被屠,城中百姓念叨前朝宰相的好处,民间仍然传诵其功德,但最后韩半仙在学生子弟的帮助下,逃离了京城,逃难到山中避难。

这次返回,更是轻松,如今鬓发皆白,儿童恐怕都不认识了,只是乡音还保持未变。

韩半仙记得路径,乘着好月光,下得山来,直奔京城。奸人当初派重兵一路追杀,但吉人自有天相,老宰相的口碑很好,一路都有百姓保护,使他顺利躲进京城附近的大山里。

奸人派出重兵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宰相,却没想到,宰相就在奸人的眼睛底下。奸人站在高台,指挥千军万马寻找宰相,想让宰相死无葬身之地,可没想到,宰相就在奸人的高台底下,岿然站立,全国人都看到,惟独奸人看不到。

这是上苍的本意,会暂时让奸人的眼瞎,看不到宰相的去向。

想到当初所受的迫害,韩半仙老泪纵横,边走边流泪,不过,旧事已经过去,为了汉人百姓避免弯刀族人的屠杀,还是以大事为重,撇开个人恩怨。况且奸人已死,不会再作恶,自己没有作恶,反而赢得大寿限,如今白发苍苍,但身体硬朗,这是上苍的恩赐。行善者,天必佑之,作恶者,必得恶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时候一到,必然会报。

上了大路,看见前方有一个驿站,里面有马,韩半仙算准了,那马是为他准备,于是上前去,叩开门,小二揉着睡眼,问道:“客官,住店吗?”

“不住,借宝马一用,有要事到京城,面见皇帝。”

“请稍等。”小二举着灯笼,返身回去,不一会,从里面出来一老者,走近一看,韩半仙认识,原来是张老板,他是韩半仙的朋友,常上山去拜访,韩半仙不愿下山,只听说张老板在驿站,不知道在哪个驿站,对于私事,韩半仙不便多问,只是想到,既然是驿站,肯定有马,借得马匹,就不用走路。

“半仙哪,半仙,是你啊!这马,送给你,不要你还了,快去吧。”张老板命令小儿道:“快,去把马牵来。”

那小儿连忙举着灯笼,到了马厩里,将灯笼挂在柱子上,解了马的缰绳,再套上马鞍,马的铁蹄踏在青石板上,哒哒有声。

小二牵来了马匹,将缰绳交给韩半仙,韩半仙向张老板拱了拱手,说道:“老夫去了,宝马暂借,事成之后,定当奉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