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灾情  部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说来话长,朕小时候在城外居住,也风闻朝中之事,知道先生被奸人所害,后来,家人受到牵连,一家老小几百号人口,无一幸免。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先生被人搭救,躲进深山老林,未被奸人发现,得以存留到今。先生的威名,朕早有耳闻,如今朕受命于危难之中,很想请先生辅佐朕治理国家,发挥余热,为朕分忧。”弘毅说,其意诚诚恳恳,没有半点虚假。

弘毅说的话,句句都是发自心底,没有作假,作为韩半仙,阅人无数,这一点,他还是把握得住,看得准确。

韩半仙说:“万岁爷,老夫愿为朝廷效力,只是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老将出马,一个顶仨。朕需要先生,望先生不要推辞。”弘毅说。

“诺。老夫答应万岁爷。”韩半仙说。

“这样子才好,哈哈哈,有了先生的辅佐,朕高枕无忧了。”弘毅十分开心。

韩半仙很清楚,这位皇帝在先帝的错误中走出来,纠正以往的错误,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不过,这位年轻的皇帝,很有魄力,只是没有多少经验,有些人心无法把握,还需要历练,在登基之初,偏要遇到这么多的考验,如果经历过,就会懂得,这个人是大有可为的。如果苍天保佑,一定会让天下苍生得到福祉的。

“先生,此次进京,又这么匆忙见朕,不知有何赐教,还望快快说来。”弘毅说。

“是这样的,万岁爷!老夫稍微懂得一点天文星象,子时,老夫夜观天象,观看天狼星转移位置,知道大事不好了。”韩半仙说。

韩半仙细细地将天狼星的位置变化,说给弘毅皇帝听。弘毅听了,频频点头。自他登基以来,灾害频发,再多一次又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个是没办法的,况且,只是星象学,也不一定会发生什么灾情。

韩半仙见弘毅不怎么相信,而且还不以为然,于是正色说:“万岁爷,此事非同寻常。像天狼星转移位置,据史书记载,发生在六百年前,那一年也是灾难之年,全国洪水泛滥,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国家几乎全部灭亡。国家靠民,民不在,国将不存。今日,天狼星又动了,不是吉兆,还希望万岁爷高度重视。”

弘毅听了,觉得有道理,既然要重用韩半仙,那就不能光说不做,想到这里,弘毅问:“依先生所说,先是闻到肉香,看到远处点点篝火,观察天狼星,才发现异常。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天下不是旱灾,就是水灾,还有蝗灾,难道有**不成?”

“难说,难说。万岁爷,万岁爷登基不久,地位不稳,不仅有内患,还有外患。内患就是胡图的残余势力,外患就是北方弯刀族,他们像狼一样,盯着中原不放,想要进攻,夺取中原。史书记载,曾有北方弯刀族屡次进犯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掳走妇女儿童,到北方,妇女作弯刀族男子小妾,儿童作为弯刀族的奴隶。后来被中原勇士赶走,将妇女儿童救回,先皇与弯刀族首领签订友好协议,和睦相处。但是,弯刀族遇到大雪飘飞的季节,牛羊没有草料供应时,就要进犯中原,进行抢劫。如此反复,历朝历代,都将弯刀族作为**的源头,丝毫不敢懈怠。国家强盛,兵力充分,弯刀族不敢进犯。国家衰弱,人民不强,他们就会趁虚而入,侵扰国家和人民。”韩半仙一口气说了一大通。

弘毅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但不知道该怎样做。难道这时候也是国家虚弱的时候吗?难道弯刀族这时候要挥师南下,进攻我国吗?

带着疑问,弘毅问:“依先生之见,弯刀族此时会不会进攻我国我朝?”

“很难说,弯刀族是个大族,非常凶悍,有肉吃,就安分;没有肉吃,没有奶喝,就要外出抢。他们直接冲杀,并不考虑后果。又是不断迁移,并无固定住所。他们生性豪爽,直来直去,没有阴谋。杀狼的方法有很多,杀狼的方法也会用来杀人,但只有在缺乏粮草的时候才这样做。现在,全国灾情不断,想必弯刀族也受到影响,加上天狼星的异常变动,需要加强防备,不可掉以轻心,免得让万岁爷陷入不义之地,遭到百姓的责骂。”韩半仙说。

弘毅听了,额头沁出汗珠,外面渐渐有了微光,看来快要日出了。此时,有太监进来,向皇上报告说有臣工在宫门外等候,准备参加早朝。弘毅摆摆手,说:“知道了,下去吧!”

太监退出来,韩半仙说:“万岁爷,时候不早,老夫已经报告完了天狼星异常的信息,内心得到安慰,切望万岁爷提高警惕,加强防备,不要在内忧外患的时候,遭受弯刀族的欺凌。”

“且慢!先生,朕请先生与朕一起参加早朝,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弘毅问。

韩半仙心想,此时不宜出来,因为还有一些胡图的余党,残余势力仍很强盛,对于胡图的余党,也就是皇后的余党,亡我之心不死,肯定要在暗中作案,设计害人。与其这样,不如也要潜伏,在幕后,总比在幕前要好。通过幕后,听其声,辨其心,到底是不是忠于朝廷,拥戴万岁爷,在暗中更能查清。如果这时候偏要上前,虽有正名,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对于当官,已经厌烦,不如暗中调查,还能准确掌握信息,禀报皇上,做出处理,以稳固皇上统治。

想到这里,韩半仙从椅子上站起来,向皇上鞠了一躬,开始说起话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