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夏国  部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王,在青州,三爷只有五万兵马,但是,在京城,有十万兵马。”使者说。

“凭什么这样说?”夏王问。

“三爷说,青州出兵五万,加上夏王的五十万,和京城郊区的十万兵马,差不多有六十五万兵马,杀入京城,应该没有一点问题。”使者说。

“你这个算法没错,我想知道,凭什么说京城郊区有十万兵马?”夏王问。

“是这样的,这些兵马是皇后的亲信胡夏将军统领,面子上对弘毅效忠,实际上暗中和皇后来往。胡夏将军和胡图有着拐弯的亲戚关系,他对弘毅设计害死胡图丞相一直耿耿于怀,很想找机会替胡图复仇,苦于没有机会。皇后也劝他隐忍,不如假意效忠弘毅,实际上暗中操作,准备和夏三爷里应外合,将弘毅逼退。”使者说。

“哦,原来是这层关系。真的弄不懂,中原人这样阴险,为什么不能像英雄那样来一场决斗呢?谁赢谁输,立马见分晓,何必要经过那么多的弯路呢?”夏王问。

夏王想了想,说:“你说的三爷他派你来干什么?”

“借兵。”使者说。

“借兵?那么说,我的兵马借给三爷用,三爷就只是给我十名美女吗?”夏王问。

“不是,大王,三爷说了,大王要是借兵给他,他夺得了中原,并且当上了皇帝后,会分一半中原给你。”使者说。

“好,你先回去,容本王再考虑考虑,等以后有消息了再告诉你。”夏王说,像这样的重大决定,需要好好地想一想,仔细想好计划,免得引来麻烦事。

使者听了,答应静候佳音,他离开了夏王,回到使馆歇息,并且当晚写好了书信,交给信鸽管理官员,命令他们妥善装好书信,然后放飞信鸽,给三爷汇报,免得让他伸长了脖子往这里看。

夏王等使者走后,心想,如果想借兵给三爷,肯定要借道弯刀族部落,现在夏国国力强盛,弯刀族部落也不算差,关系比较微妙,如果借道南下,他们不同意,难道从天上飞过去不成。

这是他烦恼的地方,如果硬要通过,难免要流血;如果来软的,恐怕需要给钱给他们弯刀族部落。这个就需要多多考虑了,每次出征,都要想到后果,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他这里犹豫不决不提,再说三爷收到了来信,说夏王很高兴,对礼物非常满意,但是没有表态说愿意借兵,只让等候消息。三爷心里一沉,觉得里面有问题,问题就是如果夏王不同意,就肯定是因为要借道弯刀族部落,如果弯刀族部落不同意借道,夏王就没办法借兵。

想到这里,三爷需要去找弯刀族部落首领大郎。

三爷派出使者,带着礼物,去觐见弯刀族部落的首领大郎。大郎听说青州来了使者,立马命其进入,问:“青州还能派使者啊,看来还不错,在你没有掉脑袋之前,快点滚回青州吧。”

大郎没有要礼物,让使者退回青州。

三爷见使者回来,还带回了礼物,又听了使者汇报的详细情况,他说:“好吧,你下去吧。”

三爷在大郎那里吃了闭门羹,心里恨恨的,但不知道怎样办才好。大郎非常清楚三爷的阴谋,如果弯刀族部落借道给夏王兵马,那等于说害了中原、害了弘毅,中原被侵占,三爷当了皇帝,绝对会给夏王分一杯羹,如果不给,夏王现在正是强盛时期,兵强马壮的,想打谁就打谁,可以称霸天下。

三爷就想害死大郎,然后扶持新人当王,然后听从三爷的吩咐,借道给夏王。这样想,还不知道是否能将这计谋告诉夏王,毕竟多年过去,双方都有所改变,到底是比以前更善良,还是更邪恶?这是个问题。

事到如今,不说,就不知道他的决心有多大,从夏国到青州,中间隔着弯刀族部落,要是走的话,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通过弯刀族部落,要是放飞信鸽,只需要半天时间。

三爷将想法写成书信,放飞信鸽,信鸽飞到在夏国使馆等候夏王消息的使者那里,使者看了来信,大吃一惊,原来三爷有这么大的决心!

使者到王宫求见夏王,夏王听说使者来访,而他自己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借兵给三爷,前往青州帮助他攻打京城,逼退弘毅,让出龙椅,将江山交给他。

使者颤抖着声音向夏王说了三爷的意见,夏王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三爷的想法和他的决心,这样吧,我同意他的说法,只是要害大郎,恐怕还要派一个有胆有识的人去才行。”

使者知道了夏王的意思,为了更加肯定,就问:“大王,你是说只要害死了弯刀族首领,就可以借兵给三爷了吗?”

“对,是这个意思,大郎也是我的敌人,如果借着三爷的手,除掉了大郎,我就会借兵给三爷,听凭其调遣和使用,只不过在借兵期间,所有费用都要由三爷负担,我们只出人,除了人以外,所需要的所有东西,都要由三爷承担。”夏王吩咐道,说完后,夏王就离开了。

使者听了之后,匍匐于地,然后离开王宫,回到使馆,将夏王的情况写成书信,然后装入信筒,信筒用竹子制成,牢牢地绑在信鸽的身上,放飞了信鸽。

很快地,三爷收到了来信,他打开后看了之后说:“夏王同意了,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派人去杀掉大郎了。”

师爷在旁边随声附和:“三爷英明,只不过,时间太短,要抓紧时间,尽量不要留下蛛丝马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