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关于《噬魂念珠》的外篇  噬魂念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关于《噬魂念珠》的外篇

这本书是从武当开始讲述,也是主人公所在的修真门派。

除了讲述主人公身怀的噬魂念珠,还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仙剑“鸣月”。

在这里,专门为它开了一个外篇。

混沌初开,渺茫无人。盘古破天地,万物皆善生。

过十万年,有了人类,开始学习语言、动作。

过十万年,有了姓名、习俗、信仰。

再过十万年,人类在生活之中出现了纷争,就有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划分。

而纷争的胜与败,往往决定了人的善与恶、美与丑。

在这块神州浩土之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修真炼道之说。

修真炼道,自然是为了延年益寿,以求长生。

有幸得大彻大悟者,最终修成大道,羽化成仙。

但无论是修道、修佛、修仙、修魔、袖神,还是修炼别的比如说妖、鬼、怪等等,皆统称为修真。

浩瀚神州,生灵何止万千。

妖、魔、鬼、怪、神、仙、道、佛。

为了生存,都力争一席之地,更不要说还有为数众多的人、畜、兽了。

这就是所谓的:“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天意!”

岁月悠悠,不知过了多少个十万年。

在这漫长而充满了神奇的岁月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了修成大道耗尽毕生之力。

而在这修真大道之中,最为出名的,却是佛修、道修和魔修三家。

其中,以道家最为接近地气,人数最多,门槛最低,被推崇为修真的第一首选。

佛家后来居上,与道家并驾齐驱,深受修真之士喜爱。

而魔家修行,过于凶险苛刻,又常以伤人性命或者以人畜精血为修行引子。

这种伤天害理的做法,道家和佛家的修真之士颇为不屑,多以指责。

时日一久,魔家不愿受到道、佛两家的指责打压,相互之间便发生了矛盾。

如此这般不知过了多少年,魔家在修真路上的处境越来越遭到谴责。

至此,魔家与道、佛两家分道扬镳,成为死敌。

而修神、修妖等势单力薄,以求庇护,也投靠了魔家。

而至此以后,除了道、佛两家之外的修真之士,其他投靠魔家的修真之人,皆被一同定性为邪魔。

道、佛两家,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正道修真之人。

依靠道、佛两家的修真门派,也是越来越多。

至此,正魔两道界限划分的极是清楚。

可谓是,正邪不两立。

邪魔外道,定然是被正道修真之人所不齿、人人得而诛之的!

虽然,魔家与道佛两家成为死敌,但是魔家的修炼功法,确实相当了得。

多次与魔家的较量之中,道佛两家都是因为功法、仙家法宝不足或是稍逊一筹,往往都是铩羽而归。

有好几次道佛两家,险些被魔家的大神通毁之一旦。

若非正道修真之人出现了几位力挽狂澜之人勉强支撑,只怕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正魔大战之中就成为了历史。

道家的修真门派,发源地却是在武当山。

传说,在道佛两家和魔家力争生死的时候,道家的第一天才以无道之道的大神通打败了魔家的几种大神通,在逆境中创建了第一个道家修真门派,就以武当山为名,“武当”。

而他的道号,则以成名之战的无道之道为由,取名为无道子。

无道子就成了武当的第一任掌门。

之后的历代掌门人,皆以无道之道大神通之名,保留最后的“道子”两个字为名。

武当的开创者无道子,在后世之中,被称为道家修真路上的先驱者。

据说他的本事,可以改天换日,扭转乾坤。

但是就这样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一生都在和魔家争战不休,却没有得到大道羽化登仙,实在是可惜。

无道子担任掌门的三百年间,武当空前强大,势头远远超过了有绝世法宝和佛家秘术做依靠的大佛寺,成为当时的第一修真大派。

而他自身的道行,远远凌驾于正道修真人士的任何一人之上。

无道子联合了佛家一同对抗魔家,无数年来强势的魔家,渐渐的有些抵挡不住。

而就在此刻,无道子却突然仙去。

武当和大佛寺两家对抗魔家,势头却比不上无道子在的时候。

很快,两家就被打压了下来,死伤无数。

大佛寺有无上至宝作为依靠,倒是伤不到根本,但是要启动这无上佛法才能驱使的佛家至宝,没有大能之士,是万万不可做到的。

而武当,除了仙去的无道子,根本拿不出来什么骄傲的仙剑法宝和功法秘术。

就这样,又经过无数年的演变和残酷争斗,修真门派的功法和法宝都有了惊世骇俗的转变,秘术功法,自不用多说,而法宝之上,却出现了十把震惊魔家的神剑。

这十把剑的出现,分别藏于西湖、太湖;黄山、雁荡山、庐山,以及恒山、华山、衡山,泰山、嵩山之中。

这十个地方被称之为两湖三山五岳。

因此,正道修真之人,以此为据,创立了自己的修真门派。

而就在此刻,趁着道、佛两家的修真门派和魔家交战之机,各种修真门派就如同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

此刻,与魔家交战正酣的道、佛两家根本无暇顾及这些门派的兴起。

在此期间,可谓是群星闪耀,秘术法宝最是空前繁多。

道佛两家和魔家交战甚酣,修真之人在两湖三山五岳创建自己的修真门派,偃旗息鼓,低调行事。

道佛两家虽然和魔家打得不可开交,但却独占鳌头。

其中,佛家有一套不亚于魔家无上功法的不传秘术《金刚般若》和一支不知从何得来、佛法无边,被称为“大慈悲笔”的法宝作为佛家的无上至宝。

道、佛两家的修真开山大派,佛家建立修真门派之后,取名为“大佛寺”而无上法宝“大慈悲笔”更是成为了镇寺之宝。

至于武当,除了当初道家经过无数年的修炼神通和一本包罗万象的秘法《太易心经》之外,基本没有什么仙剑神剑,甚至一把名剑都没有。

刚刚兴起的两湖三山五岳,却各有一把威力绝伦的无上神剑。

武当和大佛寺虽然同为修真领袖,但是由于没有仙家宝贝,一时处于尴尬境地。

大佛寺有大慈悲笔作为佛家仙宝,隐隐约约有些凌驾于武当之上的感觉。

就这般过了无数年,武当若不是依靠出现的几个不世奇才本身有的神通,在正、魔交战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想必,这些年下来,武当的地位就连两湖三山五岳都不如。

恰好此时武当的第四代掌门清道子更是从《太易心经》之中领悟大道,创造了几套无上法术和禁制。

一时之间,没有仙家法宝的武当势头有超过大佛寺的势头。

就这般过了两百多年,不世之才清道子仙逝之后,武当又开始衰落下来,一代不如一代。

若不是和魔家交战之中武当出力最大、付出的代价最大,非但大佛寺看不起,恐怕就连两湖三山五岳都想取而代之。

之后数代掌门不甘于这种窘境,都想要依靠自己的本事得到修真之人的尊重。

怎奈本身实力如此,又没有仙剑法宝,若不是看在武当是修真大派鼻祖的份上,另外还有几个先辈用大智慧大神通在武当创造了无坚不摧的禁制,恐怕魔家早就打进来将武当夷为平地了。

道、佛两家和魔家的战争激烈而持久,两湖三山五岳却广招门人,发扬光大,对于正邪之战视而不见。

更有甚者,还对武当渐渐无力的势态加以指责,说他们没有能力做到领袖的典范,害的神州浩土之上的黎民苍生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袖手旁观的做法,武当上下一片愤怒。

现实如此,再有多愤怒也是无可奈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