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黑土地的故事 第三十九章 再回哈尔滨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没什么对不住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嘛。”李思明越来越习惯于这个时代,现在他也可以达到动不动就引用伟人语录或时代流行语的高度。

这次姜所长准备的很充分,所有的人员都一个不少,全从家里赶到厂里报到,那些因为家里有事上次没有赶上的职工,都很后悔上次没有赶上听课。李思明这次准备得也很充分,春节前的授课,让他对军工厂所有的情况有了很深入的了解,所以这次讲课就很有针对性。同样的,这次姜所长依然安排几位记录员,记录李思明的授课内容,然后当作宝贝似的保存在技术档案室。

“质量,是关键;质量,是生命。这绝对不是我危言耸听!一颗螺丝钉的松动,会让一家战机在空中爆炸,而我们培养一名飞行员却要花费与他本身体重相等黄金的价值,飞机我们可以继续造,但一名飞行员的培养却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在面对敌人时,当我们的英雄战士扣动扳机时,却发现手中的钢枪在关键时刻卡壳,一位英雄就是因为我们出的劣质步枪或子弹,而壮烈牺牲,我想这是谋杀,是我们集体的谋杀……”

“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力争将我们出厂的每件产品的质量提高到最高的水准。63式步枪,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随意更改设计图纸,层层审批视作无物,在生产中又不把质量关,以至于出厂的产品有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这不仅是拿我们战士的生命开玩笑,也是对国家物资的严重浪费……”

“我们必须瞄准世界技术先进国家的技术发展趋势,锐意进取,不断革新,我们的军队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在武器装备上不落后于人,0916厂技术室里有许多翻译自国外的技术档案,我看很不错,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当然,我们要因地制宜,利用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力争上游。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大庆精神告诉我们,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负责,对每一件产品负责,才能出好产品……”

“有的同志抱怨说,我们厂的生产线太老了,还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来的,所以产品质量和精度跟不上是可以理解的。我不这么看,旧的生产线我们也可以加以现代化改造,使之符合我们新的需要。大家请看,这是我根据0916厂现有生产线原有设计加以改造的新的设计图。丁工程师也认为完全可以上马,而且还不用重新投资,只需利用现有的设备零件加以调整,完全可以满足轻武器生产需要。”

……

李思明在0916厂整整待了10天,这种10天内,不仅帮助设计和改造了该厂旧的生产线,还根据自己的讲学笔记修订了几本教材,这都是姜所长和丁工程师梦寐以求的东西。在这10天内,李思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让他有回到前世在研究所里的感觉,冥冥中有种强大的力量驱使着他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让全厂职工钦佩。

与新生产线相比,李思明认为新的知识更为重要。在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断绝的援华的渠道,大量的专家撤走了,而其它国家又处于对中国封锁的状态,科技特别是军事科技处于知识老化的境地。国内大学又处于瘫痪的状态,没有知识的源头,没有知识的自我成长的土壤,造成了中国科技界整体停步不前甚至倒退的严重局面。李思明很清楚,在目前的时代里,他没有办法也无意去改变什么大局,他只想通过自己的小打小闹,去影响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