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斐被几个年轻人簇拥着进了村子,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虽有些憔悴但是掩不住英俊相貌,加上被大家一夸大其词宣扬他的勇猛,令村子里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大姑娘小媳妇怦然心动,争先恐后地往前挤,一边看一边发出唏嘘声,一转眼杨斐成了这里人人敬服的大英雄。()
杨斐进了村子,骑在马上打量了一下这个村子的面貌,只见这里主要道路都是用青石铺的,房屋也大多是石头砌成的,再就是土坯建造的,期间还夹杂着零星的蒙古包帐篷,看起来很落后,就好像是电影里看的抗战时期的村落一样。
这里的人基本上都穿着蒙古袍,也有少数穿着汉族衣物,但都是很过时很旧的那一种,人们都顶着乱草一样干枯的头发,脸上都带着红红的血丝,可能是由于气候的原因,皮肤都很粗糙,杨斐再回头看看娜仁托娅,皮肤虽算不上白净但也要比这些人好得多。再看看哈斯高娃,心说不知这丫头为什么皮肤为什么这么好,虽比不上黎雨佳和小婵姐那么嫩白,但在这穷乡僻壤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哈斯高娃催动了一下坐骑,到了杨斐身边,问道:“你张望什么,在找我么?”
杨斐只是笑笑,没回答。
到了三间相对高大宽敞一些的石头房子跟前,那日苏对杨斐说:“这里就是我的家了,你就在这里养伤好了!”
那日苏拉着杨斐进了房子,里边很简陋,没什么家具,但是挺敞亮,那日苏推着杨斐脱了鞋子上了炕,又拿了被子让他靠在背后,就像是对待一个孩子一样细心。
杨斐也确实是累了,懒懒地靠在了被子上。那日苏把跟过来看热闹的人都打发走了,这才问起杨斐的来历,不过不用杨斐开口,他问一句,哈斯高娃就替杨斐回答一句,问了一会儿,那日苏基本上了解了,杨斐也睡着了。
睡了一会儿,杨斐被伤口疼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又看见了一张核桃皮似的老脸在面前,知道是巴特老人来了。
杨斐看着巴特一笑,算是打了招呼,巴特并没有看他的脸,只是在端详着他的伤口,这时包扎的布已经拆掉了,裸露出被豹子撕咬的地方。巴特看着血肉模糊的手臂,摇摇头说:“他应该打一针血清,谁到镇子里去买来。”
哈斯高娃说:“我去。”
娜仁托娅说:“我的骑术比你好,还是我去吧。”
哈斯高娃说:“也好,我还是在家照看杨斐吧。”
娜仁托娅说:“你还是回家吧,你阿爸马上就要回来了,别等他发火。”
哈斯高娃嘴上答应,却不往出走,只是盯着杨斐看。
巴特给杨斐缝了伤口上了药,打过血清以后就走了。本来他想把杨斐带回他的山腰小屋的,但是那日苏一定要挽留杨斐,巴特老人也没和他争,独自走了。哈斯高娃也被她母亲叫了回去,就剩下那日苏和他的妻子还有娜仁托娅一家人在照料杨斐了。
晚饭后,那日苏一家到另一间屋子去了,这屋里只留下杨斐一个人了,杨斐正躺在炕上盯着房顶出神的时候,门声一响,娜仁托娅悄悄溜了进来。
杨斐连忙坐起来,娜仁托娅把手指竖在嘴上,示意他不要出声,冲着杨斐友好地一笑,悄声问:“杨斐,我想问你点事情,但是你不要和我阿爸说起行么?”
杨斐好奇地点了点头,娜仁托娅说:“我有个朋友也去了吉林,叫阿拉坦乌拉,你见过他么,认识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